■王霞云
对联,是我国汉语言文学所独有的一种文艺形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雅俗共赏、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完美典范。它普及众多领域和场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逐渐融入到中国人民的民间习俗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独特传统文化。
对联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文体,它有着独特的文字结构,这是对联文化的经典之处,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标志。对联无论是写在纸上或刻在竹、木柱子上又都应该是对偶语句。对称是对联的基本要求,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一项重要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对仗”一词来源于宫中卫队行列,卫士们两两相对,整齐排列,故称对仗。对联中的对仗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应的位置上,使其词性相对,句式相同,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比如:“日照花如锦,风吹柳似丝。”“花如锦”对“柳似丝”这样便是工整的对仗,如果变成“日照花如锦,柳丝似风吹”看似语言依然优美,但其节奏紊乱,就不再是对联了。对联中的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对联文化之所以千年不衰,除了它深厚的文化渊源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文字精炼。不仅表现力强、便于传播,还对仗工整、朗朗上口。这不仅与中国语言文字特点有关,更重要的是作者有较高的文化水准和概括能力及驾驭文字的本领,将联句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使其比赋、骈文更精炼,成为比诗词更灵活的文体。这是对联的又一个文化亮点。如: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千峰拔地,万笏朝天”;周恩来年轻时写的一副对联“浮舟沧海,立马昆仑”;明代董其昌题杭州灵隐寺水方池联“鱼有化机参活泼,人无俗虑悟清凉”,都可谓言简意赅、惜墨如金的佳对妙联。
对联文化的独特之处,还表现在不少对联(尤其是春联)往往都配有横披。横披,是长条形的横幅书画,亦称横幅、横头。横披与对联密切相关,横披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披可以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相互补充的作用。例如:“人乐年丰庆盛世,天开美景贺佳春。”横披“春和景明”恰到好处;“和睦生财富贵门,平安幸福吉祥家。”取上下联对应的两字作横披,“富贵吉祥”顺理成章意境妥贴。横披还必须端正张贴于门厅中央位置,使厅堂呈现出一种喜庆、高雅、庄严的气氛和格调。
对联文化广博而经典,还体现在对联的制作和张挂上。对联的制作、张贴、悬挂都有严格的规矩。首先是制作,不管是纸质的还是其他材料的,都必须呈长条形,也必须是直书竖贴。张贴悬挂也讲究工整,自右而左,自上而下,不得颠倒。上下联必须在一个水平线上,左右垂直平行,不得歪斜。否则不仅影响观瞻,也有失典雅,再好的对联张挂不妥都会是一种缺憾。
近些年来,有些人们不知是何原因,春节不贴春联了,而以一个“福”字代替,而且往往喜欢将“福”字倒贴于门上。过年了,贴个“福”字当然也能营造些节日气氛,殊不知贴“福”字也有讲究。不是所有地方的“福”字都可倒着贴。比如,正房门厅就不宜倒贴“福”字。只有在存放柴、米、油、盐、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地方才能倒贴。如:碗橱、衣柜、水缸、油罐、米囤、柴房等处可以倒贴。因为这些地方存放的是容易消耗、日益减少的生活必需品,倒贴“福”字寓意把耗出的东西倒回来取其谐音吉意:福到,期盼一年到头“仓仓满”,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日子。
在对联文化的海洋里,别具一格的谐趣联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谐趣联的出现每每和中国人日常生活有关。古时,文人相会必把酒谈笑于文字之间,相互唱和联对,呈才情,显文雅,或发天地之感慨,或言真、善、美之心声。奇联佳对应运而生,其中不少名联背后往往都有一段有趣故事。例如:“江南日暖难存雪,塞北风高不住楼。”从前有对同窗好友,一位姓薛,一位姓娄,后来娄某在江南发展颇有成就,薛某在北方潦倒。于是薛某南下投奔。娄某看到薛某寒酸,便有拒绝之意,怎奈不便开口,于是写了上联派人送去。薛某自然洞悉其意,愤而北返。不久薛某在北方得志,娄某在南方败落,北上去投奔,薛某就对下联避之。联语巧嵌二姓,谐音双关,巧妙之极;再如无产阶级革命家何叔衡早年在家乡教书,有一次听邻居小孩哭得伤心,原来塾师要他对对子,他对不出要挨板子。一问先生出的上联是“世上少有蠢伢子”,心想这先生对学生不仅不启发诱导,反而用对联挖苦,何叔衡气不过便替学生对出下联:“人间难得好先生。”联意贴切对仗工整,这个塾师听了,脸一直红到颈根。
细细品味对联及其背后的故事,裨益多多,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作品背景和渊源,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惩恶扬善的心境。帮助我们理解作品,感悟其深刻内涵,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阅古今、壮观瞻、激诗情、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对联故事虽小,却引人入胜。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应用最广泛的独特文化现象。它是一种凝缩文字学、音韵学、修词学等语言科学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品类。它具有其他文化艺术形式无法类比的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和适用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与崇尚,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联的创作与应用上来,出现不少格调高雅并为大家经常使用的新春联、堂联、婚联和寿联。如:“改革创新兴家兴业,安定团结利国利民”;“党清国盛泽及万代,风正人和福降千家”……这些新联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