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微信图文

核心提示: 2018年过去了,作为丹阳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这一年,丹阳日报微信公众号记录了太多。上一期丹阳网事,我们为大家盘点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网络谣言与辟谣,这一期,我们一起回顾一年来令人难以忘怀的那些热点事件,正是这一颗颗记忆的珍珠,串成了丹阳的2018年。

再见,2018;你好,2019!

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微信图文

 

 

本报记者 小汤

2018年过去了,作为丹阳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这一年,丹阳日报微信公众号记录了太多。上一期丹阳网事,我们为大家盘点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网络谣言与辟谣,这一期,我们一起回顾一年来令人难以忘怀的那些热点事件,正是这一颗颗记忆的珍珠,串成了丹阳的2018年。

 

这些瞬间温暖了丹阳

冷晨艳向大家问好

2018年,一位年轻的丹阳女孩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她就是《令人痛心!横塘槽罐车刮倒电动车女孩被卷车底》这篇图文的主人公。正值青春年华,她的遭遇让很多人同情,众筹发起后9小时就筹集到100万元。随后,记者赴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探访,2018年6月10日的微信图文《车祸女孩冷晨艳现状如何?记者南京医院现场报道》得到了52296次点击。2018年7月11日,她在经历了几次大手术以后状态好转,通过视频向大家传递了感谢和坚定生活下去的决心。

同样感受到大家善意的还有16岁的殷思琪,因年幼时患有结核病,她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左腿已近瘫痪;5岁时,她被妈妈送回爷爷家,爸爸也从此音信全无。爱心人士为祖孙俩筹集了10万元手术经费,但经检查,手术风险太大,她不得不放弃治疗。经济并不宽裕的祖孙俩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退还所有善款。

酷暑时街头出现的给露天工作者提供冷饮的免费爱心冰箱,两元钱就给老人理发的理发店,起落杆损坏挡路就一直用手扛住的“女壮士”,发生火灾时奋不顾身救人的医护人员和路人,遇人落水时毫不犹豫跳河救人的小伙和退伍军人,不远万里去援疆的医疗队,捐肾救子的父亲,羊水破了救护车赶不过来时出现的警车……这一年,是你们,让丹阳充满融融暖意。

 

天气是永恒的话题

铲雪的队伍

无论是待在家里还是需要出门,哪怕只是朋友见面寒暄,天气都是我们关心的事情。2018年最让丹阳人记忆深刻的天气就是年初和年末的雪天。2018年1月4日,《暴雪已至,这些画面温暖整个丹阳城》这条微信一经发布就得到热烈反响,在人们尽情享受雪地乐趣的同时,丹阳街头出现了很多官方和非官方的志愿除雪队,在遇到行动不便的人时路人们也纷纷主动上前帮助……天气无情,人间有爱。这场暴雪里,丹阳人展露的是心底的责任感与善良。

除了雪花,台风也在过去的一年频频造访,从“安比”到“云雀”,从“风王山竹”到“潭美”再到“最冷台风康妮”,虽然丹阳不在直面台风的沿海“第一线”,但我们对台风的关注却丝毫不减。幸运的是,2018年整年的台风都没有给丹阳造成严重的损失,丹阳人民还接收到了台风捎来的“副产品”——变幻莫测的美丽云霞。

每一次极端天气发生前,丹阳日报微信总是竭尽所能地为大家带去第一时间的预报和警示。高关注度总是伴随着一些争议,天气瞬息万变,读者们经常在互动留言区感谢我们的即时播报,也常常调侃微信小编播报的天气“跑偏了”。为读者和粉丝服务是我们不变的宗旨,未来,小编们也将尽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最新最快的天气新闻。

 

孩子的安全备受关注

窑厂的孩子们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都是最受重视的成员,他们代表了未来和希望。所以当孩子受到伤害的事件被报道时,人们的关注度非常高。《丹阳月嫂暴力“照顾”新生儿,父母心碎》这条图文的原文获得了91751次点击和6393次分享,相关视频也被播放了两万余次,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是2018年度丹阳日报微信最受关注的图文之一。这个事件在丹阳人甚至是全部中文网媒的读者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人们希望月嫂等服务人员能减轻育儿的艰辛,但行业的监管和从业人员的素质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还有一条和孩子有关的图文引起了更深的思考,标题是《走近丹阳窑厂,想不到这里的孩子生活是这样的》。这条微信脱胎于本报《影像故事》,在窑厂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并不抱怨条件艰苦,在记者的镜头中,他们的面孔是如此生动,又是如此催人泪下。无论孩子们身处何方,他们的安全和成长,我们都很在意。

 

教育仍是全民热点

高考后合影的家长和考生

盘点2018年整年的微信图文,从六月份一直到年底,教育是整个下半年当仁不让的全民热点。2018年高考前夕,实行“综合评价录取”的高校开始招生,丹阳各小学也开始了新生入学报名,“提前出发”的考生和连夜排队的家长们为高考预热了一把。2018年6月9日高考结束当天,我们发布了题为《一声铃响,考完了!鲜花泪水拥抱,这一刻,听听他们的心声》的图文,记录下了考生和家长们的激动时刻。紧随其后,2018年江苏高考数学卷的难度“C位出道”制造了一轮讨论高潮。随着中考结束、高考放榜,消息一波接一波。先是江苏分数线发布,接着丹阳8位学子进入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博雅、领军名单,2018年8月1日,更是传来了丹中12名学子被清北录取刷新历史的消息。

2018年9月,我市严厉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成为热点话题。《丹阳5家培训机构被责令停止经营》《这是一场“风暴”!本周我市继续严查校外培训机构》等图文连续刷屏。十二月,一位陪孩子学习同时自学考出教师资格证的“励志妈妈”刷屏朋友圈,《厉害了!丹阳妈妈为辅导女儿自考教师资格证》这条图文被全国各大主流媒体转载,《这位妈妈火了!全国网民为她点赞》这条图文则是她成为“网红”的见证。随后,这位妈妈还发表了“陪娃笔记”。

 

这些事也值得一提

港珠澳大桥建设现场

这是探索的一年,这一年,是68岁的丹阳人林通华迈入摄影的第六个年头,从国内到国外,她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相机记录岁月;2018年9月21日,90岁的季老太终于坐了一次飞机,完成了自己多年的“飞机梦”;对她们来说,年龄不是极限的同义词。这是重逢的一年,这一年,汶川地震后收到鼓励邮包的绵阳女孩李立琪18岁,她通过网络找到了寄信的丹阳人潘嘉伟,十年的时光,隔着万水千山的两个陌生人又被联结起来。这是成就的一年,这一年,港珠澳大桥工程总监、丹阳人程志虎博士因为在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上的杰出表现,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阳体校女子摔跤运动员赵秦在克罗地亚斩获一枚银牌,成为世界亚军。对他们来说,辛苦耕耘,终有成就。

 

2018年,我们得到过,也失去过,欢笑过,也流泪过。浓缩在微信图文中的一年,是如此精彩。面向2019年,丹阳日报微信初心不变,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