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丽萍
这几日,丹阳城弥漫着两会氛围:庄严、紧张、民主、秩序井然。虽然零下的气温让人觉得寒意逼人,但此时两会的热烈召开却点燃了全民“共商大事”的热点追踪模式。而我作为两会报道组中的一员,感到荣幸,也感到这份任务的艰巨。
对于两会报道,我既是一个“老记者”,又是一个“新记者”。老,是因为对大会议程已“熟门熟路”;新,是因为每年的两会话题永远都是新课题,需要用新思维去挖掘新亮点。还记得八年前第一次接触两会,虽未参与,但看着前辈们为了做好报道,午饭、晚饭都来不及吃,加班赶稿子忙到深夜,那时的我虽没帮上什么忙,但初识两会,原来是这样一个“拼”字。转眼,我从一个旁观者转变成一个参与者和一线报道者。多年的两会经历,让我觉得两会记者的状态可用一句话来形容: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因为,每天的采访都是“连轴转”,上午、下午几乎都在“赶场子”:跑会场、听讨论、找采访对象,循环往复……
记得有位前辈老师分享的两会经验谈,那就是在采访中要有“抢”“抓”“蹲”“守”的精神,抓住一切适当的时机与代表交谈、留联系方式……要在最短的时间,谈最关键的问题。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采访准备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得提前“吃透”《政府工作报告》,找准施政之向,初步制定采访计划。因为代表们在会议期间真的很忙碌,必须得靠“围堵”。而在各个代表团找人采访也有“趣事”:会场外,报社记者和电视记者每天会“巧遇”N次,大家会随机组合搭档N组。每当遇到采访同一话题时,双方会迅速组成了“采访联盟”,互通有无打配合,利用代表们讨论停顿的一切“间隙”,邀代表“出团”进行集中专访,效率倍增。
今年两会给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代表们越来越饱含民生情怀。首先是代表们对重大敏感的话题不回避,在讨论时敢说。其次是,代表们将目光聚焦在了百姓关心的热点小问题上,为民生代言,建议提得很接地气,事虽小却实。天下孰重?百姓最重。何事为先?民生为先。讨论中,记者听到70%以上的话题与民生相关,环境、交通、医疗、就业……一位代表说,2019年城市发展的大事一定要办好,但对于百姓生活的“小”事也一定要办妥。代表们都以等不起和坐不住的紧迫感,以大写一个“民”字和写好一个“民”字的责任感,助推丹阳再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