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毕业生卖水果何以成为“丑闻”

核心提示: 岁末,“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何庆卖20年水果”的视频在梨视频发布引发热议。

岁末,“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何庆卖20年水果”的视频在梨视频发布引发热议。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何庆只是一个普通学校的学生,她在毕业之后选择卖水果,那么这件事还会不会成为一个新闻热点呢?恐怕不会。我们不是觉得卖水果这件事值得被讨论,我们是觉得名校学子去卖水果值得被讨论,又或者说,名校学子只要没有从事人们心目中高薪高社会地位的“体面”的工作,这件事就会引发人们“不值得”的评论。

这些年来,从“北大学子街头卖猪肉”到“清华理学硕士毕业卖水果”,此类新闻事件里主人公除了要经历家人朋友们的不解和愤怒,还要经历整个社会对于他们“沦落至此”的扼腕叹息和指指点点。只是一种职业选择,为什么这么轻易地变成了一件“丑闻”?

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于用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标准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而名校毕业的学子理所当然地应该跻身“成功人士”的行列,否则“书都白读了”。但是事实上,我们不能够用一套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具体的人,因为职业选择是没有高低贵贱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职业之间是存在鄙视链的,士农工商里面商人是最末端的。但放到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我们还是不能不受拘束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么这千百年来的斗争和追求自由还有什么意义呢?更何况,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并不需要受限于自己是大学生的身份。精英化大学生这个标签,一方面会导致这个社会对大学生群体增加太多不必要的期许和压力,另一方面也会使得一部分大学生自恃高贵而不能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

像何庆这样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并且收入尚可的工作,未必不如她那些政界同学。鹰击长空,驼走大漠,哪一只老鹰要去哪片天空用什么姿势飞翔,哪一只骆驼要去哪片沙漠用什么步伐行进,其实都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放在人类社会,总是有了人们的目光才使得原本都是拿来安身立命的职业之间有了高下。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道理古已有之,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会尊重别人的选择呢?

社会是多元的,“实现人生价值”却是一件主观的事情。读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使得自己在做出人生的选择时可以有更大的空间,非要上纲上线到浪费国家社会的教育资源,实在有些死脑筋。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