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潇 本报通讯员 蔡静
狄剑华在翻看自己之前写下的信笺周记。
狄剑华多年来记录的信笺。
狄剑华积攒下来的粮票。
记者 李潇 摄
“1980年,我家买了一部收音机,我格外珍惜,时常擦拭,不用时就用一块红布盖着,后来有了收录机,不仅能收听,还能录音,两个儿子经常偷偷将我的歌声以及骂声录下来,之后放给大家听,逗得全家人开怀大笑;1982年,我家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我们把电视机搬到门口,当时放的电视剧《血凝》吸引了半个村子的人前来观看,几年后,各色各样的彩色电视机又铺天盖地而来,然后屏幕也开始越变越大,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高清液晶屏电视……”
这段内容,是万善园社区73岁的老党员狄剑华上一周的周记。从2000年退休开始,她便坚持用信笺进行每周一记,如今已记录了900多页,这些记录的内容多是将今昔生活进行对照,让后辈们知道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当下。一张张信笺,记录着过去的故事,也诉说着现在的生活……
“2003年之前,伊甸园的河边还是一堵城墙,城墙内堆满了泥,一下暴雨就会塌方,塌了又补,补了又塌,反反复复,直到2003年,市政府拆除了城墙,在这里修了一条大道,也就是万善路。2004年8月,万善路完工,自此这里变得繁花簇锦、绿树荫蔽,尤其是到了晚上,有了路灯的照明,宽阔的道路显得亮堂无比,还有路边的小广场上,许多中老年人在霓虹灯下翩翩起舞,好不美丽。一年后,伊甸园边上的一条小臭水沟也被改造成了一条道路,环境因此变得更好了……”
说起交通的变化,狄剑华深有感触。1973年时,因为交通不便,在她身上发生了一件让她记忆深刻的事情。狄剑华是溧阳人,当时随其爱人下放到吕城,那时候每次回娘家,只能从丹阳坐轮渡。“从丹阳到溧阳的轮渡是早上六点出发,所以我们必须提前一天从吕城坐火车到丹阳,然后在朋友家住一夜,但有一次因为没有住成,带来了很多麻烦。”狄剑华记得,当时她正挺着大肚子,无奈只能满大街找住宿的地方,而当时住宿必须要有介绍信,但他们没有,找了好几条街,都无法住宿,最后幸好遇到一个下放的知青朋友,收留他们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六点赶上轮渡回了溧阳,然后挑着担子走了很远的山路,方才到了娘家。
“现在交通方便了,要是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儿子用车就可以直接送我到溧阳,一两个小时就到了,根本不用这么麻烦。我儿子不在身边也不要紧,因为现在到哪里都能找到地方住宿,随时也能有车坐,而且住宿也不需要介绍信,也无需等到第二天才能到家。”狄剑华说,现在交通发达,交通工具也多,无论到哪里,都很方便快捷,“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有了道路,不仅环境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说起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狄剑华不由得想起了她的那几十张粮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家家户户吃的粮食都需要用粮票兑换,那个时候,狄剑华有两个儿子,她担心儿子因为吃不好而错过了长身体的关键期,于是一直和爱人芮允平省吃俭用,希望孩子能吃饱。就这样,粮票从一两到几斤,慢慢地被存了下来,虽然每天夫妻俩都吃不饱,但狄剑华的心里却有着满满的成就感。直到1993年,一个让狄剑华开心又失落的消息传来——粮票取消。“那个时候,我的心情很复杂,我开心的是,终于不用靠手中的粮票过日子了,以后可以每天都吃得饱了,而让我失落的是,我辛辛苦苦攒了十多年的几十张粮票,却毫无用处了。”为了纪念,狄剑华将这几十张粮票保存至今,退休后,她还专门将这粮票的故事记录了下来,“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没经历过我们那个时候生活的困苦,不懂得珍惜粮食,更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所以我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让后辈们看看,和以前的生活相比,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希望他们看了我的故事,能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能一直保持吃苦耐劳的精神。”
翻开狄剑华写下的一页页信笺,里面记录着几十年来的生活变化,内容包含吃饭、上学、电器、楼房、道路、住宿等各个方面,从中更是传递出了一种用双手创造幸福的精神。“写这些东西,既是记录自己的生活变化,也记录了城市和社会的变迁,更可以用这些让后辈们知道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励他们忆苦思甜、艰苦奋斗,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明天。”狄剑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