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路上——

“小人物”也有“大梦想”

核心提示: “创业”二字看似困难重重,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或是赖以生存的职业。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那么轰轰烈烈、跌宕起伏,或许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但依旧有着感人的瞬间,让我们想要走近他们,去探寻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艰辛苦楚与点滴幸福。

本版撰文 记者 魏郡玉 本版摄影 记者 萧也平

“创业”二字看似困难重重,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或是赖以生存的职业。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那么轰轰烈烈、跌宕起伏,或许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但依旧有着感人的瞬间,让我们想要走近他们,去探寻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艰辛苦楚与点滴幸福。

不断“充电”的汽修老板

从20岁到如今的51岁,曹卫峰一直坚持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学习,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同时在学习的途中带领职工共同进步。他可以说是丹阳第一个接触进口车修理的人,曾获得“有突出贡献高级技能人才”的荣誉称号。正是因为曹卫峰始终将学习放在第一位,他慢慢从一位学徒工成了“伟峰汽修”的老板,并且顺应形势的发展加大了设备的投入,成为了道路抢修车、消防车等特殊车辆的定点维修处。

心怀“画家梦”的女装店主

从小学习美术的她本想长大后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画家。“现在闲时画画衣服图纸,把每一位顾客打扮得美美的,也算是打了个‘擦边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作为“布尺谣”的老板,马玉慧每次有了好的想法,都会立即画出图纸交给裁缝进行缝制。“每天给顾客搭配搭配衣服,画画图样,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我觉得生活很幸福。”

跳出“体制”的满“足”道路

从人人艳羡的稳定工作中脱离出来,只为寻找自己生命中不一样的可能性,“欢欢袜行”的蒋楠将自己的“叛逆”发挥到了极致。从苏州科技大学毕业的她在市住建局工作了5年,毅然辞职开店的决定震惊了所有人。“我不想过安于现状的生活,人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我想看看自己究竟能在创业中找到一个怎样的自己。”如今,创业时间虽短,但她的生意非常好,每天会有200~300个顾客驻足挑选,让她越来越有动力。

从“满手油污”中走出“致富路”

“没文化就学个技术,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一开始,朱玲华和丈夫租下了一个小店面,取名“华南小贡摩配”,主要维修电瓶车和摩托车,整天和零部件打交道的他们,在日积月累下被油污“染黑”了双手,洗也洗不掉。但朱玲华总是知足常乐,“虽然小生意做做很辛苦,但每做成一单,即使是5元、10元,也很开心。”如今,凭着一股不怕吃苦的韧劲,朱玲华的店面已经扩大了好几倍,开始售卖电瓶车,每年成交量高达2000多辆。

用手“摇”出“暖阳阳”

“只有纯手工编织的衣服才会带有人情和温暖,顾客才能感受到编织者一针一线、满满的心意。”王菊花和丈夫张孝耿开办“暖阳阳编织”已20多年了,一台针织横机贯穿了他们从创业初期到如今所有羊绒衫的生产过程:先放针,手摇横机摇两下,再人工进行收针,不断循环往复,每天只能编织出四到五件。但王菊花认为,编织是需要“工匠精神”的,羊绒衫的编织需要不断地雕琢设计,根据顾客的喜好不断改进工艺,从而打造优质的产品。

下岗职工的“花路”人生

郦夕芳是一名下岗职工,下岗后的她为了照顾小孩子,平常最爱摆弄花花草草的她毅然决定开一家鲜花店“沁怡花坊”。“一开始的时候生意好,我负责经营店铺,丈夫在外搞批发,每到七夕节,一天的流水能有两三万。”郦夕芳感叹自己碰到了好时候,生意蒸蒸日上,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但近年来网络日益发达,郦夕芳却感慨生意越发难做了,“日常的鲜花销量一直在下降,丈夫去年就停止了鲜花的批发工作,但我不想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我想继续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