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以“家庭档案”细说民生变化

核心提示: “一转眼,改革开放都40年了,回想那些年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昨日,记者在港口西路的居民楼里见到了74岁的吴二林。老爷子用一大撂“家庭档案”,讲述无数烙印在记忆深处的故事,好似打开了一卷尘封已久的历史卷轴。

本报讯(记者 蒋须俊 见习记者 姚磊)“一转眼,改革开放都40年了,回想那些年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昨日,记者在港口西路的居民楼里见到了74岁的吴二林。老爷子用一大撂“家庭档案”,讲述无数烙印在记忆深处的故事,好似打开了一卷尘封已久的历史卷轴。

“改革开放之前,人民生活很苦。”吴二林翻开他记载的“家庭档案”,指着一些乡村老图片说,这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写照。老吴曾担任过大队会计和乡镇渔业技术干部,从年轻时就养成了随手记笔记的习惯,不管是家庭日常支出,还是乡村大事件他都会以记日记的形式认真记录下来。此外,他还注重收藏相关照片、票据以及荣誉证书等。经过四五十年的日积月累,他的“家庭档案”资料极为丰富,成为见证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份珍贵的资料。

“先说种田难,有四个形象生动的词语可以概括:‘朝前走’‘朝后退’‘磕个头’‘踏空步’。‘朝前走’代表耕田,讲的是最传统的牛耕技术,牛在前头走,人在后头扶住犁,一犁下去只有一条垄,效率非常低下;‘朝后退’是指农民插秧时弯着腰边插边后退,一整天的活干下来累得直不起腰;‘磕个头’说的是捆秸秆,必须将秸秆捆得匀称整齐,每收一次绳就得弯一次腰,动作好似磕头;‘踏空步’是指使用人力踩水车引水灌溉。”吴老回忆说,这四个词在一定程度上能概括当时种田的难度和强度。“除此之外,还有‘肩头挑大路’之说,对于当时的普通家庭来说,那一根扁担挑的不仅仅是秧苗、水、肥料,更是全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吴二林感慨道:“现在,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相当高了,水利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过去的那些现象都不复存在。”

说到喝水难,吴二林同样感触颇深,他向记者娓娓叙述道:“当时,我们全家人喝的水都要用水桶去池塘里担,挑回来经过沉淀后再倒入大锅中煮沸,之后才能饮用。而现在,家家户户都喝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再聊一聊看病难。”吴二林翻开另一本家庭日记告诉记者,当时,村里普遍流传着“小病躺,大病扛,重病见阎王”这样的顺口溜,字里行间的意思不言而喻。由于当时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加上贫穷等因素,很多人在得小病后往往选择忍一忍、熬一熬,等病好了也就过去了,如果得的是重病,也大多没有钱去治疗,更别提各种医疗保险了。吴二林感叹,在那个年代,根本想象不到现在会有这么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如此完善的医保政策。

吴二林十分珍惜眼下的美好生活,因此,他每天都怀着感恩之心记录下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日记是时代发展最好的见证,几十年来,我从未间断过记录,小到自己买了一双新袜子,大到北京奥运会,我都记在日记中。以后,我还会坚持记录。”吴二林心存感念地说。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