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重病患者生命的最后一程
——记江苏省优秀基层卫生骨干人才贾少华
本报记者 旦平 通讯员 皇宣
他是一名医者,在从医的道路上不断求索,以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帮他们减轻病痛和经济负担,他就是皇塘镇卫生院中医科的中医师贾少华。
临终关怀重病患者
病案一:昏迷的病人会流泪
在贾少华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患者是一位19岁患脑瘤的男孩子,经过一系列手术治疗后,仍然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深度昏迷。虽然父母都已能接受那“告别”时刻的到来,但在家中却无法忍受等待孩子的告别,在明知毫无希望却仍然送到了医院,缘分让贾少华与他们一家有了交集。
“我经过了解病情和初步检查后,也是常规的交待病危以及治疗的无奈,孩子的父母也表示理解。”贾少华表示,那个时候,他只能无奈地看着那对父母在流泪,心里也是有些苦涩。
当他准备离开抢救室时,孩子母亲突然问了他一句话:“医生,我该对孩子做点什么呢?”贾少华一愣,很快就对孩子母亲说:“你可以在孩子耳边说说话,说点开心的回忆,他能听到的,轻轻地跟他说说话,陪他走过最后一段路,他一定喜欢的。”孩子母亲听后,并没有露出荒谬的表情,却是泪流满面地照着做了,她在儿子耳边轻轻地叫着名字,说着那母爱无尽的话语。
贾少华告诉记者,当时他看着心里酸酸的,可很快,他也发现那孩子眼角流出了很多泪水,那泪水滚烫而汹涌地流到了脸颊上,像是在回应母亲,也像是在安慰母亲。“母子间好像在以泪水这种方式在交流。”
病案二:一个总是说“作孽”的肿瘤晚期病人
这是一个患有肿瘤晚期的病人,在他患肿瘤的这段生命历程,经历了两次手术和多次化疗的肉体痛苦,而且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心灵上,那种煎熬或许更甚于肉体之痛。选择承受那么多的肉体痛苦,那是因为有疗愈的希望。然而,当最终面对是肿瘤的多发性转移,希望破灭后,对死亡的恐惧反而减少了,从“求生”转入“求死”的心境。他虚弱地躺在床上,贾少华总能听到他说:作孽啊。
“面对这样的病人,作为医者,真的很无奈,看着病人痛苦却无可奈何。”贾少华说,那感觉让人抑郁,甚至害怕天天去查房而面对这样的病人。
贾少华还是克服自己情绪,试着去安慰他,握着他的手,告诉他:“别说作孽,你并没有作孽,再说也没有谁会判你有罪,没有谁会来审判你的。我知道你很辛苦,我也知道你想安静地离开,可是那死亡,却不是你我可以作主的。”贾少华说完后,他发现,患者在看着自己苦笑,这时,他知道肉体的痛苦已经完全压抑住正面积极情绪。
但他并没有放弃安慰病人,他继续笑着跟他说:“既然死都不怕了,那还有什么放不下呢?与其每天痛苦地期待死亡的到来,不如与辛苦护理你的妻子聊聊快乐的事,笑一笑,无论活多久,那才有质量。”
他妻子在床边听贾少华说了这些话,在一旁道谢。这时,患者也稍稍停止了说“作孽啊!”
最后,贾少华又抓住患者的手笑着跟他说:“跟你开个玩笑,其实死亡就像沉睡一样,也像花儿枯萎一样,没有痛苦的,当你‘睡’过去了,你又‘醒’过来了,然后你就明白现在的一切,对你而言是有意义的,其实人是不会死的。”
现在想来,贾少华告诉记者,当时患者看他眼神里有点惊奇,也幸亏说了那些话,也算是让他走得更安详一点。
医者仁心无私帮助
皇塘镇积善村有位荆氏老人,丈夫原为苏州一家企业的员工,但早早离她而去,儿子早年智力受损。再苦难的日子,生活仍要继续,在务农的同时,还要照顾老是“闯祸”的儿子。因患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因劳累发作而来皇塘镇卫生院就诊,多次接触后,贾少华深知她的痛苦。
“这些年,我总是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处方值。”贾少华告诉记者,这也要得益于新农合报销幅度的不断增大,看病的支出尚能承受。
老人每次来看病总要对贾少华说声“谢谢”,贾少华总是笑着对她说:“你过得苦,我们帮助一下是应该的。”有时候,贾少华知道老人经济窘迫,来看病时,会在门诊病历里悄悄夹上一百元,老人事后常会嘀咕:我这里怎么多了些钱?
几年前,因为新农合政策有改变,门诊报销有400元的限制。老人因生病,早早便用完了限额,只能自费全额付款,贾少华得知此事后,于心不忍,让她早早申报慢病资格。
有一天,老人孤身一人来找贾少华,说来申报慢病之前,还要去派出所办一个手续。看老人年纪已大,适逢天气炎热,独自完成申报程序,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贾少华便驱车载她去照相馆拍照、复印身份证等,又带着老人去了派出所,才知道她要办的事是已故老伴公司有资助已故员工家属的政策,需要当地派出所出具健在证明。贾少华办完手续,发现回寄日期迫近,又帮她寄了顺丰快递,最后开车送至她家门口。
十几年来,贾少华从来没有放弃过钻研医术,藉此攻克了不少疑难杂症;他秉持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人的理念,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他对待患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带了好头。2009年荣获了丹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三等功荣誉;2014年5月27日患者家属在丹阳翼网发帖“皇塘卫生院贾少华医生心系老百姓的好医生,真心赞一下”以表示感谢;2015年入选“最美丹阳青年”候选人;2016年入选丹阳市优秀基层卫生骨干人才;2018年入选江苏省优秀基层卫生骨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