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丹阳普宁寺医僧神济

核心提示: 北宋年间,丹阳普宁寺有两个僧人,因医道高明而名扬天下。这就是神济和其师兄慈济。

卢政

丹阳普宁寺内的唐钟

北宋年间,丹阳普宁寺有两个僧人,因医道高明而名扬天下。这就是神济和其师兄慈济。

神济,原名清照,北宋时丹阳人,生卒不详。根据《至顺镇江志》及《光绪丹阳县志》记载,神济和其师兄慈济居普宁寺,本为焚香默坐,读经修行之僧人。一次遇到一位“神仙桑君”,授得“黑锡丹方”,遂悉心钻研,深究医理,洞明医道,察脉如神,遂悬壶行医,普济众生,声名鹊起,“以药名天下”。

普宁寺,俗称大寺,位于丹阳旧县治南里许,今新民西路文昌苑大酒店所在地。东晋咸康五年(339年)内史王珣舍宅而建,初名“显扬”。唐时,因避中宗李显讳改名“昭阳”。宋祥符间始改称“普宁”。寺宇宏阔,僧人众多,北宋熙宁年间,邑人王君宜有《春日到寺》诗,云:“四廊深静镇春晖,杖策看花信步归;穿树莺啼红日永,倚楼僧望白云飞。”又云:“花褪瑶阶双鹤舞,桧依琼阁老龙蟠。”由此可见当时寺庙之盛。

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间,慈济为普宁寺住持,因行医需要,特开建药师楼、三圣院,为民诊疗施药,名噪一时。从此,普宁寺不仅是晨钟暮鼓、香火缭绕的僧人居地,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一处医疗中心。两人不仅在寺内为上门病患者治疗,有时还挂壶出诊,为那些行走不便之人治病。只要有人以医招,必往。用药谨慎,不以贫富使二心。当时许多文人雅士都在诗文中褒美之。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南侵,寺舍毁坏严重。旧寺本有十六院,至南宋嘉定年间仅存其半,曰释迦、三圣、华严、尊圣、地藏、药师、炽盛、大圣。其后神济之嗣智觉任住持时,锐意兴寺,然“未遑结架而化”。继嗣福山、绍先承智觉之志,力图恢复,于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重建,十年未歇,毁坏百多年的寺庙终于焕然一新。

当金兵毁坏寺舍后,普宁寺陷于困境,许多僧人离散,神济也无奈出走,到昆山慧聚寺安身,边修行边行医,很快成了当地的著名医僧,不但为百姓看病,还常为公卿大臣把脉开方。

宋代医家王璆于1196年撰写的医方著作《是斋百一选方》,共二十卷,其中就收有神济的一个药方,名为“昆山神济大师方”,主治“心气虚损,心气不足”。书中还称“献张魏公丞相、韩子常知府阁中,服之有效”。原方如下:

“猪腰子一只,用水两碗煮至一盏半,将腰子细切,入人参半两,当归上去芦,下去细者,取中段半两,并切,同煎至八分,吃腰子,以汁送下。有吃不尽腰子,同上二味药滓焙干,为细末,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此药多服为佳。”

“张魏公丞相”就是南宋名相、抗金英雄张浚(1097-1164),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神济的医方在他身上得到灵验,名气更是响亮。其医方也被历代医家所推重。

有关神济的医术,南宋进士马先觉有深切体会,他曾这样写道:“慧聚僧神济,善医,能知人死生於数岁或数月之前,或有奇疾,则意用药无不差者。”就是说:慧聚寺的神济善医道,能于数年或数月之前判断出病人之生死之期。一个人如得奇疾怪病,经他开方用药无不灵验。

马先觉,字少伊,号得闲居士,昆山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调海门主簿,改常州教授,迁兵部架阁。出为浙西常平干官,主管台州崇道观。

神济在出诊治病生涯中,曾三次肱骨(由肘到肩的胳膊骨)骨折,可见其行医之艰辛。在神济年高寿终之时,马先觉感其一生救死疗伤之医德,特作两诗《慧聚僧神济善医能知人死生於数岁或数月之前》(二首)哭之。从诗句“贝叶翻余清磬在,梵音飘断暮钟残”可知,马先觉曾到寺院中,在梵钟声中接受过神济的悉心治疗。

关于神济的生卒时间,无文献记载,但从马先觉诗文中称他“享高寿”一语看,其享龄可能达80岁左右。《咸淳毗陵志》卷九载,马先觉任常州教授是在钟将之前、陈德明后,但时间失载。离开常州后,他主要在浙江台州任职。故他找神济看病,并频繁交往,直到神济去世,应当在常州任上。考刘宰《漫塘文集》卷三十《故通判滁州朝散钟大夫墓志铭》一文,钟将之在常州任教授达七年,时间在隆兴年间,可知马先觉任常州教授时间当在绍兴末与隆兴初。由此推得,神济的卒年当在绍兴末与隆兴初年,即1163年左右。若此年80岁,那他的生年当在1083年左右,即宋神宗元丰六年前后。

根据文献记载,神济与慈济有高徒名道渊,也善医道,传承师傅医术,“活人亦多”。到嘉定年间,另两个传人志恭、永全“尚世其业”。可见,普宁寺僧人行医是有传统的。《至顺镇江志》卷八引元代浙西道副使陈钧的重修普宁寺记文称:“建炎兵火寺焚,钟楼独遗。一百六十有一年,寺复矣。楼将压焉,寺之三圣院沙门福传与其徒宗谦,以药疗人,得谷粟丝帛,衣不乏而食有余。”说明普宁寺僧人行医,是寺庙的重要收入来源,不仅可以满足僧人们的衣食需求,还有余资用于修缮寺宇。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