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翁想将特殊“遗产”留给社会

核心提示: “我今年已经80岁了,但农机维修技术是相当过硬的,所以我想把它作为一笔特殊‘遗产’,无偿留给社会,只要有人愿意学就行,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老人说。

本报记者 王鹏翔 见习记者 韦安华

1543884529658

o_1ctp1imbogb4149g12111b8e1fh1f

o_1ctp1kn7s1ni62qu1lf61lku17k7k

o_1ctp1fv011f2bb8jqt1h981931a

 

o_1ctp1m8lptub11lt7v3lqt1nj3p

“来坐,你们一定口渴了吧?喝点可乐!”昨天上午,在南门花园一栋住宅楼内,杨福太坐在轮椅上,笑吟吟地招待记者。

杨福太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丹阳人,小时候住在东门大街157号。16岁那年,刚初中毕业的他就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援疆事业中,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新兵。

“当时先从丹阳到镇江,再去往武汉,最后到兰州,再往前就没火车了,我们只能乘部队的运输车,坐了七八天才到乌鲁木齐……”谈起那次行程,杨老记忆犹新。在兵团的生活丰富又繁忙,杨福太最初从事统计工作,但工作之余也没闲着,由于建设需要,他又和工友捣鼓起机器来。“我们当时的组长姓于,山东人,是我们眼中的抗日英雄,他就经常带我解决各种农机维修问题。”杨老说,由于在维修农机上有特长,自己后来被分配到修造厂。除了修理各种机械外,他还积极开动脑筋,尝试仿造一些外国货,譬如他曾与工友花了40多天研究国外的带锯机,硬是造出了一台“土带锯机”,还造过打埂器、推土机等大大小小多种农业机械。

日子在劳作中一天天过去,杨福太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新疆这块热土,也在这里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1980年,因为农机维修技术突出,杨福太被兵团选中,踏上了“援非”的新征程。从喀什起飞,落机巴基斯坦卡拉奇,短暂休整后,再飞到埃塞俄比亚,最后换乘到达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

到了摩加迪沙,杨福太和工友们一到中国援建的农场,就全身心承担了当地农业项目的建设工作。“这个农场种植了水稻、苞谷等农作物,其中仅水稻种植面积就达5000公顷,这些农作物关乎周边许多村民的口粮。但是,当地河马等动物破坏水稻、水泵的情况时有发生。”杨老说,那时,他修好了许多坏水泵,当地人见了,都要向他竖起大拇指。

“有一次,我解决了一个维修难题,项目经理哈桑高兴地把我撂到了朱巴河里!”杨福太说,“当时我要走的时候,哈桑还想把那辆常用的吉普车送给我。”

据杨老回忆,一些欧洲国家当时在农场周边建设了十几座养殖场,里面都是五、六层的鸡笼,采用规模化养殖,现代化管理,但供水是一个大问题。“有时候,他们碰到供水故障了,我都会帮着解决。”杨老说,“我和工友们过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外国朋友都记得送来鸡和鸡蛋。”令老杨记忆特别深刻的是一位开加油站的沙特人,经常给他免费加油。“到他那加油,是随便加的,你帮助过人家,人家自然对你好。”

由于经常与欧洲人打交道,杨福太还学会了一点意大利语。“我是跟着意大利人一点点学的,这样工作上能方便与他们沟通。”

喝可乐的习惯,就是老杨在援外时养成的。“当地纯净水是比较缺的,可乐却比较多,所以农场每月供应每个职工25瓶可乐。”首次喝可乐,他和工友们带着好奇心,闻一闻,看一看,但这种有点像“十滴水”的饮料很快还是让大家爱上了。“可乐是个好东西!”后来也成了老杨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索马里,杨福太有一次工作期满回国的机会,但是因为当地人的再三挽留,他推迟了回国时间,没承想这一留,“援非”就长达4年零7个月。在此期间,老杨只回国休养过两次,还获得过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颁发的“先进工作者”奖状。

“我今年已经80岁了,但农机维修技术是相当过硬的,所以我想把它作为一笔特殊‘遗产’,无偿留给社会,只要有人愿意学就行,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老人说。

如今,老人虽然因为行走不便要靠轮椅生活,但依旧时不时地喝着自己最爱的可乐,消磨着散淡的晚年时光。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