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日趋严重,个别车辆甚至被挂在了树上。
记者 胡玉芬 马骏 摄
本报讯(记者 马骏)“滴”,随着一声清脆的声响,一辆共享单车被解锁了,这个声音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已经非常熟悉。近年来,共享单车已经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引领了低碳环保、便捷实惠的绿色出行新方式。共享单车优点突出,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还能减少拥堵、能耗和排放。然而,共享单车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几乎从共享单车投放我市的那一刻起,不管是城区、城郊,甚至是乡镇,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情况便时有发生,不仅给交通环境增添了压力,也给市容市貌带来了影响。
便捷、低价、环保,共享单车“圈粉”多
在新民路丹阳书城开手机店的小徐每天都要找共享单车打卡好几次。“每天早上从家里开车到书城,然后就把车停在楼下了,之后给客人送手机都是骑共享单车或者共享电动车去。”小徐说,自己之前都是开车去给客户送货,但慢慢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开车来回的油费还是小事,关键是很多客户所在地的附近没有地方可以停车,找个车位还得费些功夫,实在不方便。”如今,小徐送货都是骑共享单车去,“不仅方便,还能健身。”
记者发现,在很多居民小区里,共享单车也是随处可见。家住云阳小区的居民小陈告诉记者,小区里有好几辆共享单车,居民们经常骑车去小区外的商店或者超市买东西。“家里正做饭呢,突然发现没有盐了,虽说小区外面就有便利店,但步行的话,来回一趟也得花些时间,开车的话又太‘浮夸’了,这时候,有辆共享单车停在楼下,那就方便多了。”
街边倒、树上挂,共享单车乱象多
如今,共享单车凭借其便捷、低价、环保等优势已成为很多市民出行方式的首选。不过,在方便市民的同时,共享单车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对新生事物的一片叫好声中,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车辆乱停乱放、运营维护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用户资金和信息安全存在风险,还有因管理缺位,众多未成年人借取车辆骑行,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乱停乱放现象,影响了城市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
近日,记者在城区走访时发现,实际上,我市现有共享单车的使用率还是比较高的,从早高峰开始,那些投放点的共享单车便不见了踪影,然而,高使用率带来的乱停乱放现象也日趋严重。不管是城区主干道还是背街小巷,甚至是居民楼的楼道中,都有随意停放着的共享单车。“每天开车上下班,我经常看到道路两边有倒地的共享单车,有一次甚至看到一辆共享单车被挂在树上,实在很扎眼。”一位市民说道,“共享单车的确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也经常骑,但以‘便捷’为口号的共享单车追求随骑随停,这对市容市貌肯定是有影响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仅靠企业肯定不行,最终还是得依靠相关部门去解决才行。”
城管部门:将试点“共享单车专属停放区”
面对共享单车带来的难题,各地纷纷出台破解之策,有的城市实行总量控制,或实行配额管理;有的城市在一些区域设置了“共享单车禁停区”;有的城市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对企业进行了罚款;有的城市让环卫工人兼职参与管理……
那么,我市将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记者从我市城管部门了解到,近年来,由共享单车带来的乱停乱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大“课题”,而城管部门也在不断探索管理之道。“目前,我市城区共有共享单车6500辆左右,再加上3600辆公共自行车,以及1200辆共享电动车,基本满足了城区市民的出行需要。不过,虽然数量上得到了把控,但乱停乱放这一现象却成了城市管理的难题。”市城管局市容科副科长眭成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共享单车带来的问题,城管部门已经着手准备在城区试点“共享单车专属停放区”,“共享单车讲求便捷,但这种便捷如果没有适度的管理跟上,对于他人,对于城市而言,可谓弊大于利。”眭成俊表示,除了试点“共享单车专属停放区”,城管部门还将对共享单车用户进行宣传教育,倡导提高自身素质,合理停放车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