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京口送别图》中的吕城河景

核心提示: 该画创作于明弘治十年(1497),现珍藏于上海博物馆,今天的人们通过画作可以观赏到五百多年前,千年古镇吕城运河岸边的原生态美景。

蒋国清

沈周《京口送别图》 上海博物馆藏

 

古代丹阳的山水面貌究竟是什么样的?由于摄影术1844年才传入我国,直到民国时期摄影作品都很稀少,之前的地貌景物唯有通过古人的绘画作品才能有一些了解。古代描绘丹阳山水的传世绘画作品十分稀少,其中名家作品则更显珍贵。明代最杰出画家之一沈周有一幅著名画作《京口送别图》,实际应称为《吕城送别图》,根据图后题诗,其描绘的是沈周七十一岁时送好友吴宽赴京复职,途经丹阳吕城停泊时深情话别的场景。该画创作于明弘治十年(1497),现珍藏于上海博物馆,今天的人们通过画作可以观赏到五百多年前,千年古镇吕城运河岸边的原生态美景。

沈周,生于1427年,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列四家之首,在中国画史上影响深远。文徵明、唐寅等名家是他亲授的学生。他一生不仕,淡泊功名,博览勤学,毕生勤于诗画创作,专心从事丹青与诗文艺术,声誉卓著,德高望重。其艺术质朴而有情致,画风纯化,他刻苦研究前人的优秀理论与技法,融会贯通,创立了自己的风格,成为我国十五世纪下半叶在戴进之后最有影响、最具独创力的一位画家。

沈周好友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为沈周同乡。成化八年(1472)状元及第,累官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其品德才学光耀一时,为明代中叶以后吴中文士的杰出代表。吴宽是沈周一生中最为相知的好友,比沈周小八岁,二人在天顺七年(1463)即开始交往,此后友情延续一生。

这一对相交相契的好友,在吴宽1494年回苏州以前,曾有近二十年未尝得见。此时,守孝三年的吴宽已年逾花甲,又要踏上去京上任的路程,71岁的沈周心中充满了惆怅与感伤,与好友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沈周乘舟远送吴宽至京口(镇江),之后专为其作《京口送别图》,描绘二人中途夜宿吕城依依话别的深情场景,这一别确实也成为两人的诀别。吴宽对于好友相送,自是感激不已,以诗相谢。

该画卷后作者自题和吴宽原韵七律一首。另纸又有作者自题和吴宽《宿吕城》原韵七律一首及吴宽在丁巳(1497)作的七律诗二首。《京口送别图》问世后七年,吴宽去世。又过了三年,正德丁卯(1507),八十一岁的沈周重阅此图,睹物思人,回忆往事,不胜感慨,复步其韵,作七律二首。此图曾经明代朱之赤、清代翁嵩年、顾文彬等人鉴藏。《过云楼书画记》卷四著录。

送别图是古代文人画中较为常见的题材。《京口送别图》将山水画与诗文融合得天衣无缝,成为历代众多送别图中的一幅杰作。画卷中岸边的斜坡、粗犷的山石、姿态各异的杂树和运河码头旁的阁楼构成了近景部分,靠近岸边的两条小舟上吴宽与沈周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不忍分离、相对而坐、依依话别,远处的岸堤绵延伸向远方,中景小舟与远景岸堤的空旷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漫漫路途和绵长的离别伤感之情。再配上画中的四首诗“画鹢翩翩过晋陵““恋别情长舆路增”“泊舟闸口暮潮平”“不胜翘首眼还明”,将君子离别愁情与恰似向东流的一河春水融合得极为巧妙,充分展现了沈周山水画诗画完美结合的风格,用笔苍劲厚重,墨色圆润清淡,浓淡结合、刚柔相济,抒写作者与友人告别的离愁别绪。

从《京口送别图》题诗“泊舟闸口暮潮平”可知,画中泊舟位置在吕城运河闸口东侧北岸,时间是暮春三月的一个黄昏,沈周一行准备在吕城夜宿,等待第二天开闸继续北上京口。此时的江南正值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细雨绵绵,柳丝如烟。夹岸长堤横亘,运河水面开阔平静,一片“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离愁意境。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别总是带点惆怅和失落,无论是别人还是别地,也总饱含无尽的不舍。画作以老拙的笔勾点皴擦手法描绘了吕城运河畔古朴的水乡景色。在一片恬静的江南运河水景中,沈周与吴宽老友“话别”,话别的情景被表现在一个中景构图中,话别的人物仅仅是微小的“点景”人物。人物的出场方式,是以对坐在小舟中的方式自然地向我们展示。此画摄取吕城运河岸边码头客栈为背景,表现出送行者的留恋和被送者的不舍,真实地描绘了告别的生动场面,留下辞别的真情即景。作者借描绘江南秀色流露出惜别之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从而营造出李白诗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及白居易《江上送客》“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的场景氛围,也为千年古镇留下了珍贵又美好的历史瞬间。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