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灯笼巷记忆

核心提示: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住进双井巷,就读于鸣凤小学(现实验小学),往返路中离不开灯笼巷。从那时起,我一直与灯笼巷结下了不解之缘。

■眭书林

图为本文作者根据回忆手绘的灯笼巷店铺制作的灯笼。

记者 显春 摄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住进双井巷,就读于鸣凤小学(现实验小学),往返路中离不开灯笼巷。从那时起,我一直与灯笼巷结下了不解之缘。

日寇投降后,灯笼巷南首东进是同泰福南北杂货店,依次分别是三友书店、新声大戏院。后街弄弄首是家小吃店,小吃店至白云街全是平房民宅。灯笼巷南首西边是杨家灯笼店,依次分别是高家炒货店、唐家住宅、胜利书店、青峰之庐照相馆、老虎灶茶馆。茶馆北是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轰炸烧杀后留下的一大片废墟。

杨家灯笼店是祖传百年的老店,灯笼自产自销,产品质量好,品种齐全,全县闻名,故这条巷命名为灯笼巷。灯笼是古老的室外照明灯具,首先用细篾编成圆柱形空心圈,上下留个洞,糊上专用纸,最后刷上桐油,这样既透明又防风雨,串进点腊烛的内架,点亮腊烛就可夜晚室外照明。灯笼又分大、中、小,及木架底座四种。木架底座灯笼专供大户人家婚丧事门口摆设之用,大中灯笼是供宫人、贵族夜间坐轿出行前后照明之用及庙会活动用。小灯笼是庶民百姓夜间出行必备的照明灯具,灯笼外面还贴红色的姓氏,如丧考妣之家在三年内只能贴绿色姓氏,以示戴孝。

1950年,我国正处百业待兴之期,全国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把财力投入到抗美援朝和购买爱国公债方面去,大办婚丧事停了,官人贵族烟消云散,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替代了庙会迷信活动,各种大中灯笼无人问津。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工业开始起步,手电筒、电池大量供应,小马灯、诱娥灯价格低、亮度高,落后的小灯笼再也无人使用,杨家灯笼店只能改行退出灯笼巷,灯笼巷开始变样。

灯笼巷西北路边半条巷长的一大片废墟后来也得到了利用。工人干部及城里居民和其他爱国人士,利用休息时间起早摸黑,用肩挑、人担及小车推的古老方法,无偿将所有垃圾全部清运掉,平整为一片大广场,又无偿拆城墙、运城砖到工地,建起了丹阳有史以来第一座工人俱乐部。内有大会堂、工会办公室、工人医务室、图书馆、阅览室、乒乓室等,外有围墙,院内有树木花草,铁大门传达室朝街面。从此,灯笼巷成为一条完整的街道。

1956年国家对私营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新声大戏院改名为丹光大戏院,于1958年前改建成标准电影院,命名为人民电影院。接着,同泰福南北杂货店与三友书店拆除后建起了丹阳副食品大楼,后街弄口至白云街全部拆迁改造成二层商业楼房。青峰之庐照相馆及其他照相馆全部搬入此楼房,成为集体所有制的丹阳照相馆。灯笼巷西边从胜利书店至茶馆店拆迁后建起了丹阳最高档的旅馆——江南旅社,最先进的浴室——丹阳浴室,路面也加宽,一条巷已成为街。

1980年因老电影院座位少、设备陈旧,已不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拆除后建起了现代化的电影院。沙发坐椅、水磨地加地毯,置起了空调设备,场内冬暖夏凉。1980年底新人民电影院建成后,正是被“四人帮”禁映的影片开放之期,离城几十里的农民都步行成群结队进城看电影,人民电影院为了满足群众之需求,24小时日夜连续放映,离电影院百米的街道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饭店吃饭要排队,江南旅社住宿要排队,丹阳浴室洗澡要排队,百货公司及副食品大楼内人群拥挤似蚂蚁,难进难出。这时的灯笼巷可说是历史上人气最旺之时。

 

责任编辑:吴淋淋
相关阅读: 灯笼 记忆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