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来势汹汹大家注意防范

核心提示: 连续两天,我市都出现了大雾天气,昨天午后,甚至出现了霾。本周前期,天气以多云天气为主,冷空气也势力不强,大家注意做好防雾霾措施。

本报讯(记者 蒋玉 通讯员 丹气)连续两天,我市都出现了大雾天气,昨天午后,甚至出现了霾。其实,在秋冬季节,当天气系统相对稳定的时候,雾、霾的发生概率便会增加,本周前期,天气以多云天气为主,冷空气也势力不强,大家注意做好防雾霾措施。

上周末,阳光“余额”充足,加上气温回升后体感有点暖洋洋,白天最高温度也接近20℃,很是适宜出游和洗晒。据市气象台预报,多云为主的晴好天气将一直持续到本周初,未来三天气温还会小幅上升,最高气温都在18℃左右,冷空气势力相对较弱,气温起伏不大。由于近期雨水偏少,天气较为干燥,市民需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昨天清晨6时25分,市气象台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信号,13时12分又发布了霾黄色预警信号。见惯了大雾预警,却少见霾预警,虽然说大雾与霾是弟兄一对,但此次单独发布霾预警,证明此次雾霾来之汹汹。

雾与霾,有啥区别?都是雨字头,“雾”下是“务”,“霾”下是动物?恐怕没这么简单。市气象局对此做了专门解读。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叫雾,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的叫霾。就能见度来区分: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的,称为轻雾或霭;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另外,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霾则有1~3千米;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

当雾和霾发生时,建议敏感人群要减少或禁止户外活动,尤其对于已经患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的人士,要更密切地关注空气质量,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式和出行计划。此外,即使身居室内,因为人体代谢等因素也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浊,24小时门窗紧闭也不卫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适当通风。

近期天气预报:

今天全市多云,早晨最低气温:7℃到8℃,白天最高气温:17℃到18℃。

27日全市多云,早晨最低气温:8℃到9℃,白天最高气温:17℃到18℃。

28日全市多云,早晨最低气温:8℃到9℃,白天最高气温:17℃到18℃。

■健康提醒

大雾天的养生经

常言道:“秋冬毒雾杀人刀。”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大雾天对健康的影响,容易诱发咽喉炎、结膜炎,还会给肺带来负担。下面来聊聊大雾天的养生经。

衣:出门戴口罩

面对大雾天,中医通过养肺法固护人体正气,将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防御疾病。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主任李芳建议,大雾天不宜张嘴呼吸,鼻子对空气有过滤作用,可使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病菌的侵害。出门最好戴口罩,不要图方便用围巾代替口罩围在口鼻处,这样看似阻挡了冷空气和颗粒物,但围巾上附着了不少细菌、粉尘,对于过敏性哮喘疾病患者来说,反而容易诱发疾病,严重者还会引起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食:润肺食材可常吃

中医认为,秋冬季节易生燥邪,大雾天更容易诱发肺燥。李芳建议,平时可以吃些润肺养肺的白色食物,比如杏仁,能润肺散滞,早上一杯杏仁露配上全麦面包、鸡蛋等,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滋阴润肺。晚饭做一道用藕制作的菜,不仅润燥,更含有丰富的钙、磷、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加班的人可以吃一碗莲子百合银耳羹,百合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莲子可以补脾止泻、益肾固精;银耳有滋阴润燥作用。

住:开窗通风很必要

室外空气再不好,每天也要打开窗户通风。每天下午一点到四点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污染物浓度较低,可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把每个房间的窗户开个小缝,通风1小时。如果遇到寒冷天气,可采用交替通风法,即先让一个房间开窗通风,30分钟后关上窗户,再开另一个房间的窗户。如果是通气性不好的房间,建议安装换气设备。注意室内大环境的同时,室内小环境空气质量也不容忽视,比如卫生间最好早晚各通风半小时;做饭要在开火时就打开抽油烟机,炒完菜后还要再开3~5分钟。

行:室内锻炼更健康

由于雾珠中含有大量尘埃、病原微生物等,在雾气中锻炼,人的呼吸随运动量增多而加速、加深后,会将有害物质吸入体内,容易产生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所以建议雾天不宜进行户外锻炼。李芳推荐,雾天在家做家务是不错的锻炼方法,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使血液循环畅通。另外,雾天在家可以按摩穴位,比如合谷穴(拇指、食指掌骨之间),右手拇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穴50次,再换另一侧,以有酸胀感为度,有助于缓解雾天眼睛干涩疼痛、咽喉肿痛。大雾天,人还会经常感觉鼻塞,可按揉迎香穴(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用食指在迎香穴上快速搓揉,以有温热感为度,有助于滋润鼻腔。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