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五十年不断的情愫

核心提示: 阔别50年,当年的姑娘小伙,如今已是鬓发斑白的大妈大伯,彼此相认拥抱的刹那,已经热泪盈眶。

11位南京知青重返第二故乡——“松卜公社”追忆激情燃烧的岁月

岁月如歌,五十年不断的情愫

本报记者 陈晓玲

南京知青们与西岗头村村民聊天。

记者 陈晓玲 摄

 

“回来了!50年没回来了,一切都变样了,一切又好像都没变!”11月21日上午10时许,从南京专程赶来的朱伟琮望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延陵镇麦溪西岗头村和村里的朋友们,心中感慨万分。作为曾经的下放知青,朱伟琮和张晓书、周永江、陈志荣、方力萌、杨麒川、时广陵、熊尚畴、夏寅顺、徐宝华、王永联一行11人一起从南京来到了50年前下放的地方,共同回忆那些年难忘的岁月。

知青,是一个时代的记忆。50年前,一场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掀起,近百万南京知青走向田野,落户农村。1968年,朱伟琮和近200位年轻人一起来到了丹阳“松卜公社”,在这里,他们生活了近10年时间,1976年和1977年分批返回南京。阔别50年,当年的姑娘小伙,如今已是鬓发斑白的大妈大伯,彼此相认拥抱的刹那,已经热泪盈眶。

今昔对比感慨多

“50年前,我们坐着绿皮火车到达丹阳火车站,步行十几公里,到老南门坐轮船,沿着香草河到各个村庄;50年后,我们从南京火车站坐高铁到丹阳,然后打的到村上。当年得花上大半天时间,如今只要一个多小时。”沪宁线四通八达,丹阳的交通状况巨变,让知青们无比欣慰。知青张晓书用一口流利的丹阳话说起这些,也让大家倍感亲切。

在西岗头村村民吴加明的带领下,知青徐宝华不停地拍摄,他兴奋地说:“50年前,这里到处都是农田,村里连砖瓦房都很少见,一天三顿也吃不饱,村里的路全是泥土路,如今茅草房变成了多层楼房,水泥路浇到村民家门口……真是名副其实的新农村!”

心怀感恩忆趣事

当时,这群人都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人生就此托付给了这片土地与村民。他们不仅要和村民一样,同甘共苦,还要适应从城市到农村的所有生活习惯,艰辛可想而知。

今年69岁的知青王永联说,当地的村民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时她插队的时候只有19岁,所以对“第二故乡”充满了感情。记得当时因为气候不适应,感冒了,还是一位村民细心地照顾,让她病情好转,不那么想家,“今天和她坐在一起聊天,还是那熟悉的味道,一切都没有变,在我眼里,她还是50年前的模样。”

像王永联一样,很多知青都有着这样那样相似的经历,坐在一起大家既兴奋又激动,追忆着难忘的青春时光。刚到时下船的场景、进村民家中“六大碗”宴席招待的场景以及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下地干活等等,记忆里熟悉的场景越来越多,大家情绪都十分高涨,笑声不断。

愿友谊之花常开

在西岗头村,知青们把村里的道路都走了一遍,大家重拾锄头,重拎水桶……

“我们现在都近70岁了,在这里生活的近10年时间,很好地锻炼了我们,让我们在之后的工作中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退缩,因为没有什么比那些年还困难的。”知青朱伟琮说,“50年前,我们来到这片土地,看天、看地,是为了发展,是响应国家的号召;50年后,我们再次来到这里,也看天、看地,但更重要的是看人,一样又完全不一样,以后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回来了,愿我们之间的友谊之花永远盛开,愿‘第二故乡’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吴淋淋
相关阅读: 岁月如歌 情愫 不断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