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成为南京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强引擎。图为江宁区水稻穗期植保无人机正在工作。 本报记者 冯芃摄
培育新动能 农村结硕果
——写在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开幕之际
南报网讯 今天(11月15日),为期四天的2018年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将南京市开幕。本次盛会将集中展示全国各地最有代表性、最引人注目、最独具特色的“双新双创”成果,是我国农村“双创”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展会。
作为本次盛会的东道主,南京正在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激发着农村“双创”风生水起,引领南京都市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在去年底农业部公布的全国大中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排行榜上,南京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依托科技、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南京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南京农村的“双新双创”实践贡献了南京智慧、展现了南京作为。
培育新农民,大学生成农村“新鲜血液”
每天上午9点,25岁的张浩都会准时坐在办公桌前,通过电脑中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控蔬菜大棚内各项数据,只需动动手,就能操控温度、湿度等各项指标。在溧水区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像张浩这样的“大学生农民”有13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承包上百亩土地,
自己当上“项目经理”。今年6月,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被纳入南京市首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该合作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模式获各方点赞。4年来,大学生农民在生产和销售环节提出不少金点子,合作社资产翻了三番,而这些大学生的年收入在15万—30万元不等,实现双赢。
与张浩到农村就业不同,“90后”的高澜瑄投身农村是因为自己的创业梦。大学毕业后,高澜瑄在六合区横梁街道开办农庄,做起了特色苗木栽植与特色水产养殖,通过不断学习,几年间就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名农业专才。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农庄产值达350万元,净利润70多万元。
在南京农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张浩和高澜瑄的行列。目前,全市大学生职业农民已超千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还实施对青年大学生的免学费补助政策,吸引一批高校毕业生进入农业领域就业或创业,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
除了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南京,还有一批科技人员、乡土专家、退役士兵、外籍人士等扎根农村创业创新,进一步壮大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应用新技术,改变了农业传统形象
不同于传统农业,都市现代农业是在城市郊区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城市提供优质农产品、优良生态环境的新型农业形态。新技术的应用,是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强引擎。
零售价19.8元/斤的艾津“超欧标”大米,因其口感好在南京市场上供不应求。在六合区横梁街道的艾津稻园,公司技术员欧阳明向记者展示了“秘密武器”:一台价值30多万元的红外光谱测定仪,只要用仪器轻轻接触土壤,短短几十秒就能完成数据采集工作。这套原本用于海关查缉毒品的仪器,经过配套软件开发,如今用来为土壤“把脉”。“缺什么元素,我们就补什么元素。”欧阳明说,据此进行精准施肥,不仅水稻产量高,而且稻米口感更好。
近年来,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加大40个农业高效特色产业的技术推广应用,艾津稻园的优良食味水稻绿色安全生产技术正是其一。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农业“脏苦累”、“低技术低产出”的传统形象。
如今在南京农村,利用物联网可以足不出户给塘里的螃蟹供氧,利用无人机可以遥控播种,全市设施农业占比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对于设施农业和农机装备都有相应的补贴,推广力度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真正实现了科技强农。
创业带动,能人返乡助力农民增收
今年62岁的宋金俤从江苏省农科院退休后,来到高淳创办企业。作为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省食用菌首席专家,她利用专业知识带动种植户一起致富增收,被当地人尊称为“菇奶奶”。
固城镇游山村村民高山虎,培育出反季节的早园笋,因上市时间早,亩产净收益超过1万元,他还把自己的技术与经验无偿传授给当地农民。
东坝镇和睦涧村党支部书记魏统田,担任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之后,带领社员走出了一条品牌大米的发展之路。十年来,合作社成员由18名增加到455名,年经营收入由80多万元增加到800多万元。
去年,我市出台《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越来越多的人才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主体。目前,全市累计培育进入名录的家庭农场2773家、农民合作社674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9家。
能人返乡创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十分明显。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190元,增幅9.3%,增幅位居全省第三、苏南第一,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0.5个百分点,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创业带头人的功劳。
创新驱动,都市农业水平居全国前三
背靠诸多涉农高校、科研院所,是南京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天然优势。为了推动农业成果快速转化,我市成立了由南农大、南林大、省农科院等单位组成的市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发展到78家,科技成果有效对接300多项。
在全力提升都市现代农业的生产力之外,通过延伸产业链,我市还在不断拓展农业新业态,创新农业新模式,休闲农业、生物农业、智慧农业、会展农业等新业态遍地开花;全产业链发展融合模式、农业示范园区集聚带动模式等新模式层出不穷。
通过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市各涉农区都打造出乡村旅游的靓丽名片,带动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南京美丽乡村在全省乃至全国声名远播,每年有超过150个外地参观团前来学习、取经。通过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对全市涉农街镇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各园区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为南京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能够进入全国前三,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为引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今年7月,随着全国首个国家级农业科创中心——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项目开工建设,南京的都市现代农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南京国家“农创园”将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农业硅谷”,成为立足全市、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双新双创”新载体,助力南京农村农业的发展再度腾飞。
本报记者 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