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体质论”走下神坛

理论创始人被判赔1.05亿美元

核心提示: 近日,一则美国“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杨被判赔1.05亿美元、当庭承认骗局的文章在网上热传。

近日,一则美国“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杨被判赔1.05亿美元、当庭承认骗局的文章在网上热传。一开始为了推广“酸碱体质”,罗伯特·杨连着出了4本书。没想到大众很吃这一套理论,书籍出版后大受欢迎,得到了大批粉丝的拥护。该理论宣称人的体质有酸碱性之分,偏酸性体质会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想要健康,必须保证身体的碱性环境。

被他忽悠的患者,不计其数。其中一位名叫凯莉的女性癌症患者,甚至主动放弃了化疗,采用罗伯特·杨独创的碱性疗法治疗,结果导致癌症病情发展到了4期。凯莉愤而向罗伯特·杨发起了诉讼,官司打了3年,最近才有了结果。而“酸碱体质”理论,也被部分不良商家用在减肥、亚健康调理上。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2002年,罗伯特·杨的《酸碱奇迹:平衡饮食,恢复健康》首次出版,走红后被翻译成超过18种语言,他被很多人称为酸碱体质理论的“大师”。2003年,有人以《谁是健康的大敌》为名,出版了一本介绍“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的书籍。该书声称保持弱碱性体质,具有“避免感冒、糖尿病、动脉硬化、痛风、骨质疏松乃至减轻患癌症几率”等功效。此后类似主题的书、文章在各类媒体上出现。

不少网友称,自己和父母都曾看到过国内一些保健品的广告里提到“酸性体质容易生病,乃至引发癌症,碱性体质才能保持健康”等“酸碱体质理论”的言论,有网友甚至表示,自己的母亲因为相信了保健品推销者的“碱性保健品”对身体好的说法,花了上万元购买保健品,但最终身体的各项指标并没有任何好转。

对此,营养专家表示,体质没有酸性或碱性之别,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都是平衡膳食的组成部分,“酸性条件容易罹患癌症”等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食物没有酸碱性的定义

对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划分标准,营养学上并未提及,而流传的各种说法,也让人疑惑不已。

常见的说法是,不管食物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经过人体代谢之后,才显出酸碱的区别。按以上标准,有人认为虽然柠檬吃起来是酸的,但其实是碱性食品。还有广告教导大家,醋也是碱性食品。

但是,从生物化学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是靠不住的——无论是糖类还是有机酸(如柠檬酸、醋酸等等),只要经过人体代谢,二氧化碳都是主要的代谢产物,因此代谢后必然呈酸性。

而另一套针对食物酸碱性理论的描述,是看食物燃烧后的灰分组成,也就是食物里面的离子组成。据此,富含钙、钾、镁等阳离子的为碱性食物,富含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以及磷酸根离子的为酸性食物。

但是,食品化学中的这种酸碱性的分类,仅用于区分食物的化学组成。

食物不能影响体内pH值

其实,人们对于食物酸碱性的兴趣,大概起源于这样一个说法:“癌细胞喜欢酸性环境而不喜欢碱性环境。酸性食物会促进癌细胞生长,而碱性食物则会‘饿死’癌细胞。”但遗憾的是,这样的说法在人体中并不成立。

人体的酸碱性确实对健康至关重要,我们的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共同在维持着这个精确的平衡。

确实,糖尿病、酒精中毒以及长时间的绝食会导致酸中毒,但没有证据表明,食物会导致酸中毒;肺炎、哮喘以及恐惧症带来的过度换气会导致碱中毒,同样,并没有证据表明,食物会导致血液碱性增强。因此通过食物,是无法撼动人体酸碱平衡的。

酸碱体质是骗局,我们的中医体质论却是民族瑰宝。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综合)

责任编辑:周娜
相关阅读: 创始人 理论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