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常州机器人产业进入“标准化”时代 为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核心提示: 近日,江苏省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常州

 当前,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正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在机器人产业的高速增长中,统一标准的缺失,一定程度制约了行业整体的提档升级。近日,江苏省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常州,这不仅有助于建立完善的机器人标准体系,也将为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江苏省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标委会落户常州

  下午,在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技术人员正在商讨一款工业机器人的改进方案。这款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和手机零部件生产流程中的点胶作业,研发成功后,将大大降低应用企业的人力成本,并打破行业对进口的依赖。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管理部李长峰说:“我们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在国内,基本上我们现在对标都是国外的。”

  这款产品之所以能在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通过研发,掌握了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重新树立了这一产品的行业标准。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发布和正在制定的机器人 及相关国家标准100多项。但目前还缺乏统一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当下工业机器人的标准正慢慢形成,而服务机器人的发展相对滞后,亟需标准的统一化。

  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新建告诉记者:“发现机器人的生产企业和应用企业,对机器人使用过程中的精度要求,还有检测研发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的攻关,缺少质量检验检测的数据作为支撑,这样对他们的生产、研发、应用过程造成很大的影响。”

  2017年11月,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向江苏省质监局提出申请,建立江苏省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月28日,江苏省质监局发文,正式批准“标委会”落户常州,为常州乃至全省的机器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遨博(江苏)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洪兴说:“从标委会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集合常州还有江苏省的产业优势,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标准,尤其是符合产业特色的标准,一方面可以带动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的发展规范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走出去,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我们的产品和技术方案。”

  集合产业特色 打造常州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目前,常州已经形成机器人本体、核心部件、软件、系统集成的完整生产链,随着江苏省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标委会落户常州等一系列动作,常州的机器人产业生态正在不断优化提升。

  位于天宁区郑陆镇的常州市臻程智能设备有限公司,专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开发出了多款服务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的机器人。目前企业手握多项专利,做到了这一领域的全国前三。
 


  常州市臻程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唐军对记者说:“我们虽然是小微企业,也希望不断地有新的知识产权或者专利的申报,让自己不断成长。然后通过这种途径,让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据不完全统计,常州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累计申请专利五万件,预计未来两年,这一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幅,每年不低于10%;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增幅,每年超过20%。

  在常州科教城,2017年投入运行的 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能够为机器人及智能硬件领域内企业,提供发明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等服务。截至目前,保护中心已经受理专利申请150件左右。

  中国(常州-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审查确权部唐昆说:“我们还有一个导航运营的作用在里面,通过保护中心导航运营的工作职能,可以将企业的创新点提前发现,做精准的分析,让企业把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体现出来。”

  近年来,常州机器人产业链发展迅猛,目前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0余家,基本涵盖了机器人和机器人装备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各种机器人销量占全国1/4,占全省3/4。

  专家表示,未来要聚焦机器人产业的标准化,政企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助推机器人质量控制和创新能力提升,增强常州在全国、乃至全球机器人产业标准格局制订方面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同时,也要结合地方产业特色打造机器人特色小镇,成立智能制造专项产业发展基金等,推动常州机器人产业,引领国内第一阵营。

  江苏中科院智能科技应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炘表示,要从生产制造、研发、相配套的生态体系的角度,不断去完善,形成一个生态体系之后,希望常州变成机器人产业技术和相应产业发展的洼地,让相应的资源,源源不断向常州汇聚。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