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用相机记录下我们的“视界”

核心提示: 四川、云南、广西、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林通华的足迹已遍布了祖国各省以及国外各城,她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相机记录岁月。

“一旦我不行了,你的眼睛就是我的眼睛,代我看看吧……”她用几十万张照片见证对丈夫的“承诺”

余生,用相机记录下我们的“视界”

本报记者 萧也平 魏郡玉

“你离开后,我并未消沉,你未完成的愿望成了我背上行囊、踏山寻水的动力,我成为了你的眼睛,替你看遍世间美景;我成为了你的双脚,替你踏遍大好河山;我成为了你的双手,替你按下相机记录美好……”

四川、云南、广西、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林通华的足迹已遍布了祖国各省以及国外各城,她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相机记录岁月。这个10月,林通华也是行程满满,她先是前往内蒙古拍摄胡杨,再是去到悬崖上的山村——山西郭亮村采风,最后“打卡”台湾。“我本是个不喜欢旅行、对摄影也一窍不通的人,现在的生活模式更是我以前从未想过的。”林通华谈及摄影的初衷时神情动容,似是陷入了回忆中。她告诉记者,她先生在生命最后几个月的时候,对没能四处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深感遗憾……

“我一定陪你扶你护理你,慢慢走慢慢看。”

“这样也好,一旦我不行了,你的眼睛就是我的眼睛,代我看看吧。”

一句承诺、一句嘱托,让林通华毅然决然开始了她的“漂泊”生活。那时,她62岁。从2012年开始,林通华旅摄在外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六年。这六年里,她走过了我国每一个省,有的省去过甚至不止一次,也成了出境旅行的常客。她带着相机,爬上高山拍夕阳、在零下20度的雪地里拍星轨、深入野狼谷拍野狼……世界那么大,林通华找到了属于她的诗和远方,找到了退休后的生活乐趣,逐渐地,旅行和摄影成了她生活的重心,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西北的大漠孤烟,还是江南的小桥流水,都留下了她匆匆的足迹。

从购买第一部相机到现在,林通华拍摄的照片至少有几十万张,最初的拍摄只是作为记录——记录生活、记录风土人情、记录一个个感动的瞬间。林通华还报名参加老年大学摄影班学习图片处理技术,她笑自己一年大半时间都在外“漂泊”,回到家也是不见人影,整天关在书房中处理照片,从构图到视角,从人物到风光,从线条到色彩,她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今,林通华不仅在摄影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更是能熟练操作各类图片处理软件,她所摄照片《万善塔雪景》入选第六届挪威艺术国际摄影展、《奎屯大峡谷》获第18届中国艺术摄影大赛铜奖,多项摄影作品获省市级奖项,并且连续两年荣获新华网年度十佳摄友。生命不止,脚步不停,追随时代的脚步,林通华也开始了手机摄影的学习。“多年来,我浏览了大好河山,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在增长了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更完成了我对先生的承诺。”为了有更好的摄影素材和更广阔的视野,林通华马不停蹄地全国各地跑。

在新疆福海,她见到了倍感震撼的牛羊转场画面,队尾的放牧人骑在马上精神抖擞,成百上千的牛羊在奔跑中激起尘土飞扬,蔚为壮观;在黄山,她见到了波澜壮阔的云海,那样绚丽到极致的梦幻般的景色,至今想起来,她还深深陶醉其中;在尼泊尔,她拍摄了杜巴广场上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第二天,这些建筑在地震中轰然倒塌成为绝唱,林通华感慨自己是幸运的,不仅幸运地避开了地震,更幸运地拍到了这些建筑最后的“模样”……

“我遵循先生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洒进了江河湖海,终归自然,与青山绿水同在。往后的日子里,我看到水就想到了先生。”林通华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翻阅了她与先生四十多年来的书信与文章,整理了她周游全国各省、市的照片,出版了饱含思念之情的《水木清华集》,发布于网络供读者阅读。余生,她用相机记录下她对丈夫的承诺,代替他看看这大好河山。

本版摄影 记者 萧也平 摄

“你看看,这里和以前变化多大呀!”林通华正在和妹妹交流拍摄心得。

西门改造后,林通华常常来到这里重温旧时记忆。

从小在西门长大的林通华割舍不下对这里的热爱,每次她过来总能遇到熟人,一起聊聊以前的西门记忆。

林通华正在对图片进行后期制作。

林通华摄影作品选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