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越
韩笔海
韩笔海先生是丹阳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民主人士。民国初年,他协助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创办了正则女子学校,为丹阳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抗日战争时期,他跟随吕凤子先生和正则师生西迁,在四川璧山创办了颇具规模的正则蜀校,为国难时期的祖国培育人才。
抗战胜利后,韩笔海老师受凤先生之托,立即返回故里丹阳,重建被日寇毁损的正则校园,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尽力尽责。校园经过修缮整理之后,开办小学和初中部,并于1945年秋季招收新生入学。
洁身自好的韩老师一生不求高官厚禄,居住在学校简陋小屋,衣着饮食简朴,生活清贫。他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对不正之风深恶痛绝,浩气凛然。抗战胜利后,他和吕凤子先生携手在丹阳盖起乡爱楼、绘画室,美化了环境,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从此,学校办学规模盛况空前,从幼儿园到中学一应俱全,增设了蚕桑科、建筑科、美工班,开办了正则艺专。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学生慕名而来,学习热潮蔚然成风。
1947年之际,北京等城市的学生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正则学校的师生们积极响应。他们上街头去火车站散发传单,贴标语漫画,进行声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利诱,韩老师和正则学校不为所动。正则学校一时成为爱国、爱家、爱学习的重要教育基地,社会好评如潮。
接近花甲之年的韩老师,老当益壮。这时他除了配合凤先生建设发展学校外,还深入教学一线,教我们初中部的数学。这方面他造诣高深,当时他教我们平面几何,上课精神饱满,态度慈祥,每节课都圆满完成一个教学内容。讲几何定理时,他画的图整齐规范清晰。证明原理时,他口述板书并举,条理分明,言简意赅,板书准确工整无误。学生目不转睛,侧耳倾听,心无旁骛,所学知识牢记心间。
韩老师对学生作业批改细致入微,别具匠心。哪怕是用错一个字或一个词都会纠正。原则性的错误,他除检点自身教学外,对学生更是热情关怀,耐心启发,指导改正。为了备课和批改作业,有时夜深人静,他的房里依旧灯火通明,大家无不为之敬佩。
1948年暑假前的最后一节教学课上,韩老师口头通知全班学生:“为了给同学们的数学补差,暑假期间,决定补上数学课,愿来者多少不拒,不收分文报酬。”他年事已高,平时教学辛苦,假日应好好休养,如此为同学们操劳,大家感动得热泪盈眶,表示一定遵命。可这时,苏北的解放军已到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江南的解放迫在眉睫。人们担心丹阳会发生战事,恐有生命危险,所以只零零落落来了几个学生。韩老师为了大家的安全,补课之事只好作罢。但他一片赤诚关爱之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时光易逝,我离开韩老师上的最后一堂数学课到今年刚好60周年。他崇高的师风师德令人记忆犹新,每每想起,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