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你想了解的医养融合养老机构,都在这里了!

核心提示: 上午9点,86岁的朱永康老先生,从他所住的南京江宁沐春园8号楼,来到了老伴儿所住的护理院。朱老先生的老伴儿患有帕金森综合征,三年前,病情轻微的时候,老两口相互照应着起居。

我苏网讯 "医"和"养"都是老年人口的基本需求,对于失能或者半失能老人更是势在必行。近年来,"医养结合"也是养老领域一个流行语,那么,医养融合的模式有哪些?现实情况下还需要突破哪些瓶颈制约?如何融合才能让老人们安度晚年?

  医中有养:养老院里也能看门诊住院

上午9点,86岁的朱永康老先生,从他所住的南京江宁沐春园8号楼,来到了老伴儿所住的护理院。朱老先生的老伴儿患有帕金森综合征,三年前,病情轻微的时候,老两口相互照应着起居。

“开始的时候还可以走路,到了2015年的时候,走路的时候不太稳,到了2016年的时候,我们说干脆找一个地方(养老)”朱永康老先生说。

女儿远在北京,耄耋之年的老两口越来越觉得生活地力不从心,叶奶奶的帕金森综合征需要专业的护理和治疗。于是,他们一起入住了南京江宁沐春园养老院。由于叶奶奶无法行走,属于半失能老人,住进了护理院。而朱爷爷生活能够自理,入住了生活区,相濡以沫62年的老两口从此分开居住,不过,两栋楼之间相距不足百米。

“我上午来,下午午睡一下再过来,晚上吃了晚饭再过来,这样我们两个都适应,这样我们两个都能保持(好状态)”朱永康老先生表示。

南京江宁沐春园护理院位于江宁高新园内,远离市区,却常年处于饱和状态,如此受欢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由江苏省老年医院负责运营和管理。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副院长,南京沐春园护理院执行院长刘世清告诉记者:“心血管科、内分泌科医生专家每个礼拜来,如果老人是心血管疾病的,周一副主任医生以上的专家来,基本上人员固定,医疗区里面的 (医生)负责查房。”

像叶奶奶这样的帕金森患者,从看病到住院,不用出养老院,甚至不用走出她住的这幢楼。养老院里就能看门诊和住院,享受三甲大医院的医疗资源。不过,刘院长认为,公立医院"医"很在行,在"养"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磨砺。

 养中有医:养老院"冷热不均" 医疗服务是"软肋"

像南京江宁沐春园护理院这样,由公立医院托管的医养结合机构,可以称为"医中有养"的医养融合模式,这样的养老机构在专业性和资质上更让人放心,床位因此而紧张。而更多的医养融合模式,则可以归为"养中有医"模式,即在养老院内开设医务室,配备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今年94岁的赵奶奶已经入住南京悦华安养院8个多月了,赵奶奶患有老慢支,心脏也不太好,在入住养老院之前,一有不舒服就要去医院,每次一来一回总把她折腾得够呛。

“在家上个医院,我就讨厌,要这个检查那个检查,我都不高兴。到这里来很好,我一有不好,他们就来,来了给我看,一看就好了”。赵奶奶告诉记者。小毛小病在养老院就能解决,还能享受医保报销,这让赵奶奶和儿女都安心不少。目前,南京悦华安养院里目前有123张床位,可以进行慢病的管理和中医的理疗。

南京悦华安养院医疗总监宁建伟表示:“入住率已经达到了100%,排队的老人已经20多人。收费根据老人自理能力不同以及病情各自老人状态不同,收费在5860到10860之间,收费标准在主城区不算低。”

每月六千到一万的费用,在主城区内属于相对高端的养老院。而位于福建路的南京市鼓楼区银杏树老年人服务中心,每月的价格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价格很亲民。两年前,这里也筹办了医务室,三名医生和五名护士,为院内120名老人服务。不过,负责人坦言,医务室每年都在亏本运营。

南京市鼓楼区银杏树养老服务连锁机构董事长吴友凤表示:“我们的医疗收入一年是十几万,但是,医务人员的工资一年是几十万,十几万里还有成本耗材等。我们现在收来的医疗收入和人工成本这一块,自己贴了三分之二的人工成本用在医疗成本上。”

医务室的开设、医疗人员的配备,让院内的老人住得安心,也让这家位于主城区的养老院一床难求。

鼓楼区挹江门街道福建路社区的夕阳红养老院,收费更加低廉,每月的床位费在2200元到3500元之间,只能提供一般性养老服务,没有医疗支持,这里的45张床位往往住不满,入住率最多只能达到70%。这名负责人坦言,他们也想做医养融合的养老机构,但是,医疗成本高昂,收费低廉的小型养老院根本无法负担。

夕阳红养老院主任卞维表示:“对于小型养老院,受到面积和功能的影响,要有医务室和治疗站,势必要80平米以上空间。其次医护人员的招聘,工资非常高,招聘三个医生或者护士,也是一笔很大很大的费用,投资要好几万块钱。”

解基层之困:降低准入门槛 提高"医"的水平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养老机构的众多配套设施中,家属、老人最关心的是医疗资源。养老机构中的"医",往往决定着养老机构是"冷"还是"热"。根据省民政厅发布的老年人口信息白皮书显示,全省一共有养老机构2463家,其中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只有220家,只占其中的8.9%,医养结合的床位6.1万张。而全省65岁以上的老人1199.9万,按照统计其中有两成老人有愿意进机构养老,即240万。而全省6.1万张医养融合床位显然无法满足240万老人的养老需求,大部分老人在没有医疗支持的普通养老院养老。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白友涛表示,推行医养结合,还缺乏具体的可复制的操作模式,缺乏明确的标准,不过,近年来,南京民政部门在医养融合推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白友涛告诉记者:“主要就是降低了门槛,过去50张床位才可以办,现在30张床位就可以申请了,过去必须要多少个医生,多少个护士才能申请,现在也在降低,近年,消防要求也在下降。这样就使得中间层次的养老机构,开始具备办医养融合的养老机构。”

足够的专业医护人员和较高的医护水平,必然带来养老成本的提高。如何让门槛偏低的养老服务具备医疗资质,又如何为医养结合配置符合资质的医疗服务人才,尤其是对民办医养机构而言,做到医疗服务资质与医保对接,就成了民办医养机构绕不开的课题。让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白友涛建议:“政府要出台一些政策,鼓励社区医院和养老院进行联合,让优势互补。一些私人诊所可以看一些简单的疾病,私人诊所可以出诊,如果养老院有50个人,医养融合做不起来,但是我有医务室,医务室每个星期有一天或者两天,有私人诊所或者社区医院派医生过来,能够定期给老人检查身体看病。”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