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美甲、按摩、保洁、洗衣、做饭……
各种网约上门服务,你敢约吗?
本报记者 周娜
打开手机App,一键预约,美容美甲、按摩、保洁、洗衣、做饭等各种服务任你挑选,涉及吃穿住行等方方面面。长假期间,这种操作便捷、价格优惠、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的网约上门服务得到一大批宅男宅女的追捧。与此同时,安全、服务质量等问题也是如影随形,让一些消费者不敢体验。网约上门服务,你敢约吗?听听网友怎么说。
足不出户享受上门服务
刚过完的小长假,出门照例都是人人人,于是,很多年轻人选择宅在家里看世界,倒也是轻松惬意。“搬了几个月的‘砖’,好不容易才有一个长假,肯定是窝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啊。”微友“阿凡达”在家一宅就是5天。期间,足不出户的他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吃喝问题,还应付了两波客人的来访。
“平时都是用手机点外卖。只要挑对了餐厅,点对了菜,外卖还是能满足生活质量要求的。3号那天,有亲戚来家里做客,为了有一顿像样的午餐,我在一款App上选择了一家稍有档次的饭店。一个小时之后,食物热腾腾地送来了,除了装在一次性餐盒里,口感上跟在店里享用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还有一次,几个朋友前来聚餐,“阿凡达”选了一套上门火锅。“吃火锅比较有气氛,送餐员带来了电磁炉、插线板、锅具甚至垃圾袋。不但管送,也管收拾,家里甚至比吃饭前还要干净。”
家住西门的微友“彭彭”也热衷于网约上门服务。作为办公室一族,她经常会肩颈酸痛,一有时间就会网约推拿。“挺方便的,以前推拿都要去专门的推拿店,现在在自己家就可以。只要在手机上下单,预约好时间,坐等推拿师上门就行。”让“彭彭”满意的是,上门服务不仅价格实惠,技师手法也很专业,而且不会像外面那样推销办卡。
下雨天,爱美女士手机预约,美甲师立马上门做美甲;没空打扫房间,手机预约,家政人员帮你打扫;网购灯具,手机预约,专业人员上门免费安装;生病行动不便,手机预约,护士就能到家完成注射、换药……记者查询发现,在丹阳,通过手机App可网约的服务覆盖生活方方面面。而且,地点也不局限于消费者的家中,办公室、咖啡厅甚至是公园都可以,你要求到哪,商家便会到哪。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商家提供的服务。
安全问题是最大顾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网约上门服务操作便捷、价格诱人,但一些消费者仍然心有疑虑:“服务再好,可陌生人进入家里,真的安全吗?”“万一造成财物损失,怎么界定赔偿?”……他们顾虑最多的是安全问题。
“平时工作较忙,于是在一款手机App上找了家政保洁人员上门打扫。期间我下楼拿了个快递,保洁结束后,我发现钱包内少了300元,但对方却不承认,网约平台也不负责,只能认栽。”微友“MISS林”表示,出了这种事,她再也不敢“请”陌生人上门服务了,“虽然很多网约平台都在打‘安全牌’,但谁也不敢说一定能杜绝不安全因素。而且真正出事了,他们只会推卸责任。”
消费者在面临上门服务的安全问题时,上门为陌生人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同样也会遭遇可能的危险。“别说是客户担心自己的安全,我们做美甲的都是小姑娘,去客户家里服务,也担心自己的安全。”从事美容美甲的蒋小姐在一家网约服务平台上登记了,可以给客户提供上门美甲、化妆服务。因为服务时间要根据客户需要来,出于安全着想,如果是晚上的订单,不是熟客,蒋小姐不会接单。
信息泄露也是消费者担心的问题。“我平时会选择把快递寄到单位,以避免家庭住址泄漏。但如果网约上门服务的话,家庭住址就必须是真实的。”微友“蝙蝠侠”担心,用了网约App,自己的信息会泄露。“平台注册往往需要消费者填写真实姓名、住址和手机号码,这几项信息无疑都是最具隐私的内容,除了可能被泄露,一旦出现纠纷,也会有遭遇平台骚扰报复的可能。”
此外,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维权问题也是消费者担心的方面。微友“丁丁”看到手机上可以网约护士上门服务,像打针、输液、换药等。“丁丁”本想为年迈的爷爷预约一项打针服务,不过,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了,“网约护士虽然方便,但他们的业务水平难以保障,何况打针、输液这么危险的操作,万一出现意外,由此产生的责任谁来承担呢?”
提醒:网约上门服务,请收好这些“护身符”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约上门服务还处于监管空白区。所以,消费者想要用得方便、省心,还需要做好前期工作。为此,微友们就为热衷于网约上门服务的市民和上门服务人员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在选择网约App时,最好先核实App是否“靠谱”,查询其他消费者给出的评价,综合考量后再做决定,建议选择有口碑的正规App消费;
其次,应要求上门服务者出示证件,如工作证、身份证等,核对电话号码及照片。经核实信息相符,再让他们进门服务;
接受服务过程中,如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可以选择报警。
同时,服务人员也要有风险防范意识。目前上门服务人员多为年轻女孩,她们只身前往陌生客户家中,对客户身份、职业并不了解。万一遇到不法分子以预约服务的方式诱导她们上门,实施犯罪,将会非常危险。因此,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时也需注意。比如,看到对方是独自在家的男子,需保持警惕,仔细核对信息后再进门;发现不妥应及时拨打电话求助,遇紧急情况立刻报警。服务人员还可配备随身防护物品及定位系统,确保安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