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旦平 通讯员 司宣
图为毛孝堂在整理书籍。
旦平 摄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别人都休息了,他却要“上班”。从2008年当上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至今,10年来他都是这样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中秋节前,记者在司徒镇丁庄毛甲村的农家书屋见到毛孝堂,他正在整理书架上的书籍,这些书籍大都是他“化缘”来的。
一听说毛老师“要”书各单位都乐意捐
“之前农家书屋里没有书,我就到学校里去募捐旧书。”毛孝堂老人告诉记者,因为书屋开办得好,在司徒镇都出了名,只要他开口,各单位都乐意捐。这几年,加上镇政府、文化站等单位捐赠的一些新书,书屋目前已有八千多本书了,还被江苏省评为“三星级”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是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惠民工程。毛孝堂今年78岁,退休前是司徒镇毛甲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2008年,受村党委委托当上了老年协会会长,而后他发现村上的农家书屋作用不明显,便主动请缨,从此干上了这份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工作”。
每天上午8时准时开门,晚上到了关门时间,还有人在看书,他也不急着赶,“加班”等最后一个看书的人走了,才关门回家。毛孝堂告诉记者,现如今,小小的书屋已经成为了村民们“取经”的最佳场所。“我们大多会推荐一些农民致富的书籍给大家,另外,和农事息息相关的专业性书籍也大受欢迎。”毛孝堂表示,2015年春,村里一位村民家的猪得了水肿病,让人意外的是,那位村民一连在农家书屋里翻看了好几天的书,了解了治猪的多种知识,找到了治猪病的方法,最后竟神奇地把猪给治好了,当年便挽回了五万多元经济损失。
“因为现在是新时代,不少老年人为了紧跟时代节奏,会到老年协会来看看书,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毛孝堂表示,眼下不仅是老人,青年人和在校学生也是这里的常客。
“这几年毛老师都在书屋里为大家服务,牺牲了很多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旁丁庄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毛老师每天都把书屋收拾得干干净净,书目秩序井然,还时常更换一些新书,来书屋看书已成为许多村民的习惯。
农家书屋成为村里儿童、老人共同的“家”
近几年,毛孝堂发现村里许多孩子放学没人管,放假了更是“放了羊”,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接管书屋后就在想怎样能给这些孩子提供一个场所,那就是一定要建立一个‘校外辅导站’。”说干就干,书屋使用了没多久,他就在农家书屋办起“校外辅导站”。动员和组织广大村民读书学习,积极引导村里的孩子和留守儿童来书屋读书,还让孩子带着自己的父母一起来书屋,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培养村里人看书学习、接受新知识的兴趣。这两年,他还定期开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村上的孩子喜欢到书屋来。
“我们村里的空巢老人比较多,他们的子女都在外面打工。平日里,空落落的屋子里只有一个老人在家守着。”对空巢老人感同身受的毛孝堂还在书屋内办起了村里的“居家养老室”。“为了让这些老人平日里不再孤单,我们办了这个‘居家养老室’,让老人们有个地方可以一起运动、看电视。”毛孝堂表示,他每天上午都会去陪这些老人聊天谈心。
“等到村委会有经济实力的时候,我就把全村的空巢老人都收进来,提供他们各方面的服务和便利,使这些空巢老人在家里的生活不单调,让他们丰富自己的生活。”毛孝堂笑着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带着村里的一众老人刚从外地旅游回来。
由于管理农家书屋有经验,毛孝堂还作为先进代表在镇江市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上进行交流发言。去年,毛孝堂还代表镇江到省里面去交流经验。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古稀之年,捧着一颗为老年人服务的心,10年的时间,他把村民们的信任转化成了一份成绩,优雅的农家书屋、贴心的“居家养老”、孩子们的“校外辅导站”……在他的努力下,老人们的日子越来越欢乐,越来越安康。说起这些,老人很低调,他说:“年纪大了,干书屋管理员就是想退休了再发挥余热,做点事情让人记得我,只要能干得动,还会继续替村民管好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