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有搓、揉、挑、捏、印、拍、剪、色、压、贴、镶、划、扳、插、推、揩、糊等。”日前,惠山泥人厂工作室里,76岁高龄的柳成荫大师花了三个小时制作了一尊小件关公像,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全被4K高清镜头捕捉了下来。这样的“抢救性记录”,对无锡民营企业“偶形文化”负责人张庆明来说,相当于“与时间赛跑”。
惠山泥人亮相江苏发展大会。(资料图)
如今,不少非遗项目开始淡出人们视野,存续环境和传承链条呈濒危之势。正在开展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中,一个重要手段便是数字化保护,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通过采集、存储、记录、建档、展示等,将非遗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资源和项目形态。
为更好地投入到无锡的这一“记忆工程”,“偶形文化”专门成立非遗制作中心,积极参加专业的非遗保护培训课程,在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中,制作了《惠山泥人》《精微绣》《无锡留青竹刻》《无锡道教音乐》《锡帮菜烹制技艺》《玉祁龙舞》《无锡纸马》等。“非遗的数字化采集与拍摄普通纪录片不同,要按照国家数字化标准的要求进行完整记录。”工作人员吴佳俐说,数字化采集工作不仅要查阅文献,还要整理图片资料和口述史,不少非遗的视频素材时长达上千分钟。
以惠山泥人为例,采集内容包括工艺流程、技艺特色、风格流派等。而锡帮菜光口述史就长达十几个小时。为原汁原味再现道教音乐,拍摄团队专门租录音棚录制了十几首曲目。为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下已有400多年历史的玉祁龙舞表演,拍摄团队动用了2架无人机、5台摄像机。通过几次抢救性记录,“公司的年轻人都对无锡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吴佳俐表示。
除了为非遗项目建立“影像教科书”,年事已高的老一辈非遗传承人也是数字化保护的重点对象。“此前,我们已完成惠山泥人项目国家级传承人喻湘涟、王南仙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并开始记录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木东、柳成荫的技艺。”张庆明很急切,他为没有留下吴歌国家级传承人张浩生与道教音乐国家级传承人尤武忠的“数字档案”而感到遗憾。
“抢救性记录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希望能唤起人们对于非遗保护的紧迫感。”张庆明的企业不但每年参与由市非遗保护中心牵头的数字化保护,今年还申报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接下来将对省级非遗项目清水油面筋的制作流程和工艺秘诀进行全程记录。 (陈菁菁)
>>>新闻链接
梁溪非遗基地再开5朵“金花”
20日,无锡市梁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再开5朵“金花”,剪纸、内画、雕刻、九连环、太湖船点等5个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签约进驻,加上此前的惠山泥人、留青竹刻、无锡精微绣、宜兴紫砂、宜兴青瓷等,进驻非遗基地的项目已达10个。签约会上,8个非遗项目DIY公益课程、5个技能提升课程同时加推,丰富多彩的手作内容将为无锡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一个中秋国庆假期的好去处。
看非遗、学非遗、玩非遗,位于中山路红豆万花城5楼的传承基地让更多人找回了遗失的“无锡回忆”。“非遗不能总是活在被保护的圈子里,让‘非遗’文化回归普通市民生活是政府和传承人共同的责任。”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城区拥有丰富的民间文艺与非遗文化资源,极具发展潜力与空间,自去年10月初开放以来,非遗基地开展的各类文化体验活动累计已达220余场,参与人群超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