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须俊 见习记者 姚磊 通讯员 范磊
今年的9月23日是农历秋分,将迎来我国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庆祝这一农民的节日,激发职业农民献身现代农业发展的热情,全方位展示职业农民新形象、新风貌,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使职业农民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在镇江市政府的牵头组织下,镇江市农委于本月14日下午在碧榆园京江厅举办了镇江市首届“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评选活动决赛。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我市南翔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池朱忠和珥陵镇中仙村种粮大户唐黎明从20名参与决赛的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为镇江市“十佳”新型职业农民。
据了解,自8月29日起,本次“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的首轮选拔就已经开始了。镇江辖市区范围内一共申报了50名候选人,兼顾农、林、牧、渔及休闲农业,产业形式涉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及涉农电商、农业科技型企业等几大类。9月6日,镇江市农委根据各地申报材料对这50名初赛选手进行打分,评选出了20名决赛选手,我市6位新型职业农民入选。主办方和承办方通过商议,决定于14日下午展开最终评比,由此产生镇江市首届“十佳”新型职业农民。
“我这次来参赛其实也没想太多,比赛都是重在参与嘛,能评上当然是最好啦!”我市决赛入选者池朱忠在决赛前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对于这次比赛看得很淡,乐呵呵地说道:“不管怎样,能站到那个舞台上的,都是全镇江的佼佼者,就已经代表了成功,当然我也会尽量去争取锦上添花。”相比池朱忠的坦然和淡定,另一位决赛入选者唐黎明则要显得拘谨得多,这位朴实敦厚的农民自入场开始就一言不发地坐在座位上,时不时东张西望,以掩饰心中的忐忑。“我从来没有参加过如此大规模的比赛,现在非常紧张。”唐黎明告诉记者,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赛前准备得也不算太充分,现在只希望自己在上台后不要出差错。
下午2点,镇江市首届“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评选活动决赛正式开始。在决赛过程中,20名选手纷纷上台,结合PPT围绕自己的农业项目、运营概况及带动效应展开了激情路演。来自镇江市农委、省农委科教处、省农广校、镇江市农科院、镇江市人社局、镇江市委组织部和镇江市政府办公室的7名专家评审团成员对选手的路演表现、相关资料及现场回答情况进行综合评审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按平均得分排序产生镇江市首届“十佳”新型职业农民。
赛后统计阶段,池朱忠主动找到记者闲聊,他说:“我是倒数第3个上台的,说实话,上台的感觉和在台下坐在椅子上不是一个感觉。从演讲PPT开始,我的心一直都是悬着的,特别是评委们问问题的时候,都快跳上嗓子眼了。等到主持人宣布完,知道自己得了91.1分,这颗心才‘噗通’一声落地,我估摸着有戏。”结果不出所料,池朱忠的的比赛成绩在所有选手中排第6名,“十佳”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今年已经50岁的池朱忠并不是本地人,他的老家在遥远的福建闽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农民的儿子,山里的小孩”。1988年高中毕业后,他就在家从事农业工作,直到1997年,他才只身来到常州市凌家塘市场创业。在江苏这片热土辛勤打拼了17年后,2014年,他一次性投资3000万余元,在我市皇塘镇建起了集名特优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商贸型企业——南翔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近几年来,南翔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政策扶持、地理区位、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台湾红心火龙果、樱桃、软籽石榴等水果上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生产、销售之路,为企业实力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一举成为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后,池朱忠并不满足,开始致力于对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示范带动,并主动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及观摩学习服务。在企业取得了江苏省智能农业示范基地和省级园艺标准园建设单位荣誉的同时,他本人也获得了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荣誉称号。
得知自己成功评上了镇江市“十佳”新型职业农民,池朱忠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既然组委会将‘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的称号授予我,就代表大家都认可我的成绩,我会珍惜这项殊荣,继续勤勤恳恳地服务于农业,再接再厉,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唐黎明则在比赛中获得了91.0分,位列第7,成为我市另一位镇江“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现年48岁的唐黎明是珥陵镇中仙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他自从1998年起就开始承包种地。“刚开始搞承包风险很大,种不好很容易亏本,但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唐黎明说,为了能种出优质稻米,他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土、肥、水管理,不偷懒、不懈怠,坚持良种良法,获得了不错的效益。2003年,他开始购买插秧机进行机插秧,提高生产效率。2012~2013年他成立了丹阳市黎明稻鸭共作专业合作社和丹阳市珥陵镇中仙农机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添置了许多新型高效农业机械。2015~2016年他又投资建设了烘干房、库房、机具库、轧米机、冷储库等配套设施用房,大大提高了种植、烘干、加工全程机械化程度和经营水平。在自己种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他还主动把自己在各种培训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和自己在种田过程中摸索到的科学种田经验传授给村里的农户,以此来提高全村农户的科技种植水平。2017年,中仙村水稻平均产量高达680公斤,亩效益千元以上,唐黎明功不可没。
赛后,谈到成为镇江“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的感受,唐黎明显得比较平静,他说:“我其实没想到我最终能进入十强,因为评委的问题真的很刁钻。像池总(池朱忠)说的那样,能得到评委们的认可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相比于其他选手,我的学历可能不怎么起眼,但我可以用成绩证明,新型职业农民只要不蛮干,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踏踏实实钻研科学技术,就不会输给任何人,最终的成功与否主要看自己是不是还有一颗献身农业的心。”
9月23日,中国首届农民丰收节即将盛大开幕。届时,镇江市农委将在农民丰收节活动期间宣布此次“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评选活动的最终结果,并对获胜选手予以表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