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实绩助力高质量发展
——访市科技局局长王小南
本报记者 尹媛
时间已经进入“下半场”,按照年初拟定的全年科技工作“路线图”,科技部门的铿锵脚步也将行程表顺利推入下半程。
“9月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我市召开一场知识产权专题会议;10月下旬,省科技厅和我市将围绕航空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两大产业,联合举办大型产学研科技成果专题对接会,届时将有一批国际国内的机构、专家和高新技术企业来丹参会。”市科技局局长王小南表示,科技部门作为新时代丹阳创新发展的组织、服务部门,9月、10月的两场大活动,正是市科技局勇担“排头兵”之责、助力丹阳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
依照既定的全年工作目标,下半年,科技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全面完成各级目标任务,实现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到45%,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2%,新增高企3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以上。
王小南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科技局有信心。
这份自信首先来源于已然可见的上半年的扎实积淀。
为了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今年以来,科技局继续贯彻“双力建设”有机结合方针,凸显区域双创环境优势。一方面,突出制度创新供给,主要基于现有的科技创新政策、科技金融促进政策以及聚力创新20条等政策,多层次构建系统性、规范性的驱动发展的创新政策体系;另一方面,以科技金融为抓手全面提高创新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统筹协调、运行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发挥好各类政府性投资基金作用的同时,以科技金融服务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此外,为了助推创新产业集聚,增强创新企业内生动力,市科技局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产业技术公共研发平台,同时深入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
“作为服务部门,我们努力将创新资源引入企业,做好各类普惠性政策的宣传与落实,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先后组织了科技政策培训6次,150余家企业参加培训。”王小南介绍,作为创新主体培育发展加速向好的直观表现,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有23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6家企业成功入选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精心组织了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江苏乐能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通过首轮网评;135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审核认定。“按照我们的预期,今年全市力争入库培育20家丹阳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15家‘科技小巨人’企业。”
科技局对全年“优异成绩单”的信心,还显见于周密筹谋、稳步推进的下半年工作。
“知识产权专题会议、航空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科技成果专题对接会代表着我市接下来将重点着墨的两项关键性工作。”王小南说,早在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便授予我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荣誉称号,此次将一个全国性的知识产权专题会议放在丹阳举办,更是对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一种肯定,而与省科技厅联合举办的江苏省(丹阳)航空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科技成果专题对接会,我市更有一番“高智”追求。届时,我们将邀请国际国内大院大所及相应机构40家以上,邀请院士、“千人计划”等顶尖专家100人以上,以此作为建立丹阳产业发展‘智库’的有力开端。
据悉,今年,我市将邀请50位左右与丹阳有情结、与丹阳产业高度关联的专家,成为丹阳科技产业发展的高级顾问。“这些高级顾问就是我们‘智库’的顶层,之后,我们还将建立由教授、专家、博士、工程师等组成的‘智库’的二层、三层,通过一步步充实壮大,形成适应产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推动丹阳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