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放大品牌优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名城扬州新标识

核心提示: 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就是要在放大中国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品牌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

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就是要在放大中国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品牌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把宜居城市建设聚焦到公园城市建设上,把集生态涵养、城市核心资源保护、市民运动健身和社会交往等功能作用于一体的现代城市公园作为名城扬州新的时代标识,大力推动扬州传统园林与现代公园融合发展,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均衡分布、功能完备的公园体系,建设高颜值高品质的公园城市、花园城市。

    【图解】

2015年9月,扬州市正式启动公园体系建设,全面推动由园林城市向公园城市转变。经过几年建设,覆盖城乡、均衡布局的公园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公园体系建设成为了群众最满意的民生工程之一。

    【行动】

    公园体系建设坚持3个“舍得”

舍得把最好的地方拿出来建公园。在靠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在城市最美丽的地方建设生态体育休闲公园。

舍得投入资金配备体育设施。坚持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5%用于植树造林和园林绿化,保证生态投入增幅高于GDP和财政收入增幅。

舍得投入心思搞绿化。努力让树木成为公园的记忆,成为城市的记忆。

    公园体系建设坚持生态优先

在公园体系建设中,扬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以生态保护为主,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科学构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为主,大、中、小合理搭配的城市公园体系。

    “公园+”效应日益凸显

扬州创新提出了“公园+”的城市发展理念,把城市公园作为规划的核心要件,优先定点规划建设,再在周边布局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市民生活区、商业区等。

“公园+运动”。在公园设计建设过程中强调生态、体育、休闲功能的叠加,增加健身器材,在公园内设立“全民健身指导站”,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进公园活动,全面更新了传统公园的概念,公园已成了百姓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公园+产业”。以公园带动经济与产业发展,构建生态、生产、生活一体化,实现了由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的转变。

“公园+文化”。将公园与城市书房相结合,着力营造城市“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的氛围。

    规划建设管理“有法可依”

去年12月1日,扬州民生领域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扬州市公园条例》正式颁布施行。

《条例》明确了市园林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公园行政管理工作,明确了由市政府把公园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功能区管理委员会将公园建设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公园的公益性;明确要求制定公园体系发展和保护专项规划,并规定不得擅自变更、公园数量和面积不得减少。

今年初,市政府对《条例》规定的三大类11项配套措施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和落实,并明确了相应的责任单位及工作要求。

目前,市园林局已完成《扬州市公园名录管理办法》《扬州市公园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扬州市开放式公园分类分级管理标准》《扬州市开放式公园管理规程》等文件的起草,正在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

    【声音】

    公园让城市更美好

    孙桂平(市园林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扬州公园体系建设让城市更精致,让城市更美好。

有别于传统公园,扬州公园体系建设更加强调生态、体育、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叠加,公园的普及,极大改变了城市人民的生活习惯,到公园娱乐健身已成扬州人新风尚。

同时,扬州公园建设也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设置文化长廊、宣传栏、雕塑等向百姓弘扬传统文化和道德文明,文化的植入彰显了扬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公园还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扬州以前城市绿化以街边绿化、小区绿化和少数几个公园为主,现在随着公园的不断新建及“多种树、种好树、能成材”要求的落实及优良树种的筛选、推广和栽植,扬州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公园+”让市民享有更多福利

    刘雨平(扬大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公园体系建设提升了扬州城市品质。随着文化和生态载体的公园的不断推进建设,以宋夹城公园、廖家沟公园、三湾公园等为代表的城市公园相继开放,打破了之前扬州以瘦西湖、个园、何园为代表的特色单一的私家园林的格局,形成了古典园林与现代公园互相映衬的高品质旅游环境。

数量多、功能叠加的公园,不仅为广大市民创造了舒心健康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还让外地游客共享扬州生态和文化魅力。

“公园+”理念的外延和内涵都极为丰富,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模式。随着“公园+”的深入探索,市民将畅享更多福利。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