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百姓在家门口享优质医疗服务 18家区域医卫中心将全达二级

核心提示: 2017年12月,扬州市投资11.33亿元的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全面建成投用。该项工作作为打造“健康中国扬州样本”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也是扬州市强基层、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被列为全国基层医改典型案例。

汤汪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

汤汪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

如何提升服务能力?

大医院帮扶 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2017年12月,扬州市投资11.33亿元的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全面建成投用。该项工作作为打造“健康中国扬州样本”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也是扬州市强基层、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被列为全国基层医改典型案例。

当天,在扬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颜军和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陈莘带领下,教文卫体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政协委员实地视察了仪征大仪中心卫生院和汤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在汤汪,病房已经爆满,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那就是扬州创新帮扶模式,建立医联体制度,显现出成效。

据扬州市卫计委主任黄为民介绍,由城市三级医院直接实施精准帮扶,制定“一院一策”精准帮扶方案,将18家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全部纳入以苏北人民医院、扬大附属医院2家全市最大三甲综合医院为龙头的医联体。市财政给予派往成员单位专家每人每年10万元的专项补助,安排1000万元支持建设医联体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在医联体内加快构建有利于双向转诊、满足基层用药需求的药品配备模式,基本实现基层与上级医院用药衔接。

目前,苏北医院、扬大附院已在全市18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打造联合病房16个。据统计数据显示,汤汪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2017年业务收入、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与2015年同比上升152.8%、83.5%、235.9%,手术例数与2015年同比上升23%。

今后,将进一步通过科室对科室、专家带团队、联合病房、联合科室建设、全面托管等模式,培育发展特色科室,全面提升区域中心服务和管理水平。目前正在重点推进苏北医院与广陵李典、高邮送桥2家区域中心实现全面托管,计划到2020年,苏北医院、扬大附院与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全部建立联合病房、联合科室或实行全面托管,实现紧密型联合。

此外,还将充分运用“+互联网”和“互联网+”推进区域中心信息化建设,通过远程诊疗系统等,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快速得到专家的诊断。

如何解决基层人才问题?

可直接考察聘用、适当降低门槛

随着扬州市深入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以及18家中心建成投用后基层工作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据介绍,高邮市和仪征市在18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推行备案制管理,江都区对基层单位临床、影像、麻醉等紧缺专业新招录的大专生、本科生分别一次性补助6万元、12万元。2015年以来,18家中心累计新招录人员达340名,累计定向培养大专、本科层次人才274人,遴选出省、市级骨干医生120名。

今后,将完善人才招录和使用政策。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允许区域中心直接考察聘用高层次和全科等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适当降低基层卫生人才招聘门槛,自主确定公开招聘时间、次数,积极探索将考试地点选择在相关专业院校相对集中地区的做法,提升基层人才招聘竞争力。

报销政策如何倾斜?

用制度政策引导分级诊疗的实施

昨天,无论在大仪还是汤汪,就诊者都说,在家门口看病真方便,质优价廉。

据扬州市人社局有关人员介绍,在制度设计上,报销政策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一级、二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逐级提高,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差别化设置不同等级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医保基金报销比例,其中个人缴费高档标准参保人员,在首诊基层定点医疗机构为90%。落实全面深化医改要求,支持我市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发展,参保人员在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住院,按照基层首诊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执行,用制度推进、用政策引导分级诊疗的实施,全面支持18家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的发展。扩大基层医院医保药品目录范围,切实保障参保人员就医购药需求和权益。

记者 王诗韵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