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理章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每到夏天时,乡间农村流动的竹篾匠(俗称箩匠),要比平时多。他们担着一副工具用品的担子,整天在村头转着。在担子的两边,一头挂有劈成的、修补竹篾器的原辅材料,一头挂着小件竹篾器的成品。进村时边走边喊,从村东到村西,再从村前转到村后,嘴巴里不停地叫喊着:“修席子啰、修席子……”
一进入夏天,老百姓家中都得用上竹席子(俗称席条),大部分人家一床竹席要用几十年。如果发现竹篾有断缺的部分,可修补一下,不影响使用。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旧席子比新席睡得舒服,既光滑又凉快。
上村来的竹篾匠,有本地的,也有外地,外地的竹篾匠,一般租住在邻村。大部分家庭的主人,都习惯于往年修补的熟悉匠人,由于是老生意,一是可保证修补质量,且收费也不会胡来;二可把家门守护好,因那时主人都集中在生产队劳动,好多的家庭,是没有人空闲在家的。
竹篾匠进门后,实质上不单单是修补竹席。多数家庭一年中也只请上一次竹篾匠上门修理。旧时,农村家庭使用的,竹篾器用品很多,有箩框、淘箩、苕箕(淘米的用品)、筛子、大小圆笾、田尺等。这些竹器用品,如发现有坏的,就需进行修理。还有的人家把过年时蒸馒头时用的竹制蒸笼也找出来,让竹篾匠修理一下,免得以后麻烦。有时还看到更为少见的一种竹器,小儿夏天睡的摇篮。凡家中涉及修理的竹篾器,一件不落下。
当年一个匠人做一天为一个工,工钱1.2元,如半天按半天计算。匠人如在主人家吃一顿中饭(便饭),每个工钱1元,修补消耗的材料,另外按成本计算费用。
村子里也偶尔有一两户人家,需要打制一条新竹席,或制作一两件全新的竹篾器,就得提前与匠人预约,打制新品的竹子材料,由竹篾匠确定好具体数量,及其他原辅材料的品名,由主人家自己备足备好。凡打制新品,有时得费上十天半月的时间,主人家要求时间不宜拖太长,希望能早一点完工。如大工身边没带徒弟,只有自己一人时,竹篾匠就得亲自去请来一个同行的熟练工师傅(俗称客师),帮忙制作新品。
制作全新的竹篾器,工作量是很大的,工序也是很复杂的。如制作一床竹席,工序有:劈篾、括篾、蒸煮、串篾、拍打(每串进一根竹篾,就得用长直尺拍打几次嵌紧为止),还有镶边等多道工序。在串竹篾的过程中,要求也很高,必须一根竹篾青,一根竹篾黄,夹杂着串篾,这是保证席子整体质量与牢度的需要。一张竹席的质量,与竹子等原材料和竹篾匠师傅的技术是分不开的,一根好的粗劈竹篾,在一个好手艺的工匠手中,可劈成五层竹篾,竹篾既薄匀又柔软。工艺越精细,席子越柔软,人睡上去也就感觉越舒服。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家用的竹篾制品已基本被塑料、金属等制品所取代。现散落在民间的竹篾匠老艺人已寥寥无几,他们依靠手艺来养家糊口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啦,竹篾匠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