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芳
旧时,迎接第一个生命出生的人,就是民间的“接生婆”。
开发区善巷社区就有一位传奇的接生妇女,她叫谈竹竹,是一位民间接生员,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接生婆”。她住在刘家自然村。在解放前后的几十年间,她始终如一,风雨来,夜间行,在村周围经她接生的孩子到底有多少?谁也记不清,但从来没有出现过接生事故。
上世纪60年代前后,丹阳城乡妇女生养小孩,尤其是农村,相当一部分由于传统习惯、加至家庭贫困,为节省家庭开支,都是习惯于找民间从医的“郎中”、乡办卫生员、民间接生员以及有生养经验的老太婆给予指导,协助接生孩子的出生。
谈竹竹年轻时跟着老前辈学习接生技巧,先后接生几十年,直到70年代中期才开始“息业”,她接生具有丰富的经验。
在那个年代,凡是村上及周边的孕妇人员,都要到她家里求助接生。遇有难产的妇女,她总是耐心开导、规劝孕妇,主动和其家人沟通,和孕妇谈心、安抚孕妇。遇有焦急的孕妇,因疼痛喊家人、汗水直冒等现象,她首先安抚孕妇的情绪,鼓励她“听从指挥”,“主动配合”她的接生动作。她接生后也注重产后服务,会不定时地在第一时间的几天内询问孩子的出生健康和产妇的心理状况,确保孩子安全和孕妇健康。
她接生的产具十分简单,一块旧时妇女头戴方巾式大一点的油布,油光闪闪发亮,一把不离身的铁制剪刀(后换成不锈钢剪刀),然后随身带上两块旧棉布,以备擦拭。
本人曾亲历过她的接生,那是1978年1月13日,上午九时左右,我从单位被人叫回家中,因为妻子肚痛可能要生养了,那时的我,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寒冬腊月,该怎么办?这时有人说:快送县医院吧!在危急之中,还是三婶提醒我,先叫谈竹竹来看看吧!于是我把她请来,她按照程序,细心检查了一下,然后对我说:“羊水已经破了”“已经摸到小孩头了”“送医院来不及了,只能在路上出生,你看怎么办?”我微加三思后果断地说:“还是麻烦您老吧!”于是按她的要求烧了开水,将剪刀放入开水中消毒,用于剪脐带。在她的观察、轻按、转动,扶正胎儿等一系列常规动作程序下,孩子终于出生了,当听到“哇”地第一声哭啼时,我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随后听到她对大门处围观的乡亲说:“是个大胖小子。”此时,按照惯例,主人家总会端出一大碗热腾腾的馓子加上两个鸡蛋泡成红糖水给予招待,以表敬意。谈竹竹从不拿取报酬,用她的话:救人一命,胜过“铜钱”。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国家对妇幼保健更加正规化,乡村也都建立了卫生站,医院也专门设立妇产科,并建立了生养档案。民间接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如今,谈竹竹早已离开了我们,但村民们谈起当年的接生往事,记忆犹新,村民永远不会忘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