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变”尽显丹阳发展“精气神”
——镇江市城市建设管理现场会观摩侧记
本报记者 曾丽萍
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作用于城市建设,同样也浓缩在城市建设中,两者相辅相成。近年来,丹阳实施的一大批城建工程,改变了城市的“形”,更重塑了城市的“神”。
城建提质促“城变”,魅力新城入画来。昨日下午,镇江市委书记惠建林带领各辖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50余人的观摩团来丹,观摩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交流经验。这是一次如期而来的“集中检阅”,也是一次城市建设的“擂台比武”,更是一次互相学习的“现场教学”。处处有亮点、处处有惊喜。观摩中,大家看到了我市城市建设的新变化、新面貌,感受到了城市提质带给群众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幸福指数的显著提升。
看点1:北二环互通立交及拓宽改造
北二环互通立交及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5.7亿元。其中,下穿立交工程总投资约3亿元、道路拓宽改造约2.7亿元。
北二环互通立交工程按城市主干道设计,道路主线从新港路平面交叉口东侧起,向东下穿车站路、京沪铁路、沪宁城际以及迎宾路后,与丹桂路相连通,东侧延伸到曲阿路的交叉口止,地面辅道则与车站路、迎宾路组成平交路口。
北二环拓宽改造工程东起新港路,西至241省道,全长3880米,双向6车道,按城市主干路道路等级标准建设。工程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2018年1月底主体完成通车。该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骨干道路网络系统,有效分解主城区交通流量,改善交通环境,畅通城区“微循环”,同时作为连接中北学院与丹阳火车站的主要交通要道,改善了中北学院周边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保证了师生的出行便捷。
“北二环对接和联通241省道、312国道、车站路、迎宾路、齐梁路,不仅成为新老城区融合发展的经济通道,还有效优化了区域交通布局,为丹阳新增了一条生态景观大道。”听到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讲解后,与会者对丹阳大刀阔斧改造北二环拉大交通格局的魄力表示钦佩。大家乘车行驶在平坦阔气的北二环路上,一致惊叹这“丹阳速度”——如此巨大的交通工程,丹阳竟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拆迁、当年贯通”的城建“新速度”。观摩者纷纷表示,征收难是道路改造最难啃的“硬骨头”,可丹阳在北二环改造上通过创新思路、宣传引导、政策支持,妥善破解了拆迁工作的困局,不仅实现了和谐拆迁,还实现了功能完善、环境提升、群众受益、多方共赢的目标。
看点2:马家庄环境综合整治
马家庄位于司徒镇薛甲村241省道西侧,南接丹句路,北临新河。对照美丽宜居村庄的标准,马家庄全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该项目2017年5月开工,于9月份完工,总投资2000万元。全村共拆除违章建筑76户共2500平方米,墙面出新35000平方米,墙面彩绘500平方米;全村实施雨污分流;自来水管网全面改造出新;户户通上天然气;35盏路灯全面改造升级;村中主干道近7000平方米路面全新铺设沥青;房前屋后出新硬化面积达13000平方米;新增停车场2块,车位40个;新增公共管理用房240平方米……在景观提升方面:该村还修建完成40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配设标准化篮球场和公厕,完成241省道沿线长380米、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绿化景观带、休憩长廊景墙建设。
城中村一直是最复杂、最难管的村,可走进马家庄,观摩者感受到一股文明和整洁新风。“过去脏、乱、差,现在净、序、美。”大家表示,城中村提质最根本的是文明提质,要让诚信守法成为文明建设的重要元素,让广大群众在亲身感受、实践中“共建共享”。
看点3:人民公园扩建改造
人民公园改造遵循“尊重历史”的基本宗旨,突出体现其特有的齐梁、隋唐历史文化内涵,并以吴文化为支点,采用“解构—重组—演绎—升华—再现”的手法,复兴了旧城的文化和景观。2014年6月,人民公园及周边河道景观改造工程启动,总投资约5200万元,总面积约5.8万平方米,2015年竣工。该工程对公园内的道路、排水、路灯、廊架、公厕等园林小品、设施进行改造,完善公园内的基础设施;增设彩色沥青跑道,形成丰富的园路和环园慢行系统;在保留公园内原有大树的基础上,增植花灌木和色叶小乔木,在林下满植地被植物,营造绿色生态景观;充分挖掘公园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园内原有的古铜钟、古城墙、碑文石刻形成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对公园周边河道及景观进行改造,包括拓宽河道、驳岸处理、亮化等。
阳光下的耳语,黄昏时的漫步,改造后的人民公园给市民带来一个休憩的好去处。大家漫步公园,神情舒适,表情愉悦,一路有说有笑,对园里微景点圈圈点点,赞声不断。他们坦言:这个公园景色宜人,能让人体会到诗情画意间的慢节奏生活。可以说,人民公园就是丹阳这座城市的“绿心”,在城市大发展之际为市民留下了一块宝贵的绿洲。
看点4:苏南运河丹阳城区段风光带建设
苏南运河丹阳城区段景观工程起点为北二环大桥,终点为南二环大桥,长约4公里,整个景观改造面积为23.4公顷,总投资约9600万元的一期工程于2017年4月26日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已竣工。该项目结合苏南运河“四改三”工程,打造出以丹阳城区运河为轴心的景观风光带,通过以景观为载体,展示丹阳文化特色、拓展市民休闲空间、打造运河沿岸生态系统,形成集运动休闲为一体的城市运河公园,成为苏南运河长廊上的一颗闪耀明星。
这个拥河而建、林水一体的项目,同步建设了慢行系统,形成了一道以水为“脉”、以文为“魂”的绿色、开放滨水空间和生态长廊。林水相依,移步换景。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迷人风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现场,观摩者认真听取项目建设情况的介绍后,纷纷表示赞许和感叹:“丹阳在城市建设方面能够做好控制性详规,严格执行,这对于整个城市的管理和规范很有帮助,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看点5:内城河生态治理和东门外大街特色街建设
内城河景观改造:为改善城区内城河水环境,我市从2014年起提出用三年时间解决内城河水质污染问题,共完成河道两侧截污主干管18.3公里,实现了老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彻底改善了老城区水环境现状。在此基础上,我市相继实施了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和滨河岸线景观绿化工程。通过截污纳管、河道清淤、植被恢复、生物调控、物理爆气等方法提高河道水体水质,并贯通城区沿河慢行系统、对河道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增加市民休闲空间。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市民“水清、岸绿、景美”的愿景,全面改善了城区的水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的环境品位。
东门外大街特色街建设:东门外大街东至丹凤南路,西与城河路迎春桥相接。道路全长587米,双向四车道混合道路,是城区主要交通干道。按照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路“提高标准,增加亮点,打造精品,形成特色”的总体要求,我市投资300余万元,对道路两侧建筑立面进行整治出新,油漆出新8940平方米,并为空调外机安装了226只空调遮挡罩,共整治、拆除户外广告80余处,并对10块大型广告牌进行了更换。同时重点查处烧烤、占道、流动经营等影响市容环境和市民生活的违章经营行为。因地制宜有效规划,新增路边停车泊位117个。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市容管理示范路,2017年建成家风家训一条街。
半天的时间,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一路比。观变化,谈心声,谋发展。既拓宽了视野、启发了思路、学到了“真经”,又找到了差距、认清了不足、明确了方向,进一步激发相互学习加快发展的信心。大家都深有感触地说:“这一路观摩走访收获很大,堪比一次‘比学赶帮超’的现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