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一条产业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

核心提示: 一排排造型统一的小洋房、干净整洁的道路、清澈的河面……走在东台安丰镇红安村里,谁也想不到这里曾经房屋破旧、道路短小、沟河不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环境和现在有着天壤之别。

一排排造型统一的小洋房、干净整洁的道路、清澈的河面……走在东台安丰镇红安村里,谁也想不到这里曾经房屋破旧、道路短小、沟河不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环境和现在有着天壤之别。

红安村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祖辈围绕单一稻麦农业耕作,只有少部分农户进行栽桑养蚕,仅能解决最基本的温饱。村里人出去了,很少有回来的。

常顺平家世代生活在红安村,以前靠养蚕年收入3万元左右。后来,安丰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镇上陆续来了许多工厂。“厂子来了,就需要打工上班的工人。工人多了,住的问题就产生了。许多外地的打工者都来我们村找房子住。”常顺平看到别人改造自家住房,出租给外来打工人挣到了钱,“我也想这么弄。”

可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刚好够住。常顺平想到了蚕舍,他拿出家里多年的积蓄25万元,将四间蚕舍进行改造,变成了10间带独立洗漱间的出租房。“改造完成后,我又装上了空调。一间每月400块,很快就全租出去了。”

如今的常顺平和爱人一起在镇上的利达铝材打工,加上每个月的房租,不忙的时候养养蚕,年收入达到十几万。“以前想出去,但自己没手艺。现在不出去了,在家里收入也不错,村里的生活环境改善了,挺好。”说着这话,常顺平拿上工具,整修出租房去了……

【干群心声】

盐城市人大代表、红安村党总支书记杨德安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红安村始终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服务企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镇上已经有久茂电子、立讯电子等10多家企业入驻,年利税1000万元。许多村民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企业里打工。

上班的人多了,土地就空闲下来了。杨德安说,村里充分利用土地这一重要资源,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扩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的接二连三发展。村里把土地流转作为农业转型发展的基础,在坚持农村家庭土地承包政策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实施土地有偿流转。近几年,红安村流转土地面积达承包耕地面积的70%。土地流转后,积极引进“能人”,建成了红安生态园、葡萄园、宇丰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带动全村形成了多元新型业态,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村里的土地流转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环境的改善就成了摆在杨德安面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他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最近几年,红安村以美丽乡村打造为抓手,新增成片造林1000亩,实施河道整治工程3.5公里,清除“三乱”200余处。

常顺平这样出租房屋给外地人住的村民,在红安村有40多户,400多名外来流动人口在村里长期居住。为了保障村里的治安,村里在所有道路、岔口安装了监控探头,直接联网派出所,夜里还安排专人巡逻。现在的红安村,村民物质丰裕、生活幸福。

【记者手记】

如今的红安村,现代农业园区和工业园发展欣欣向荣,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都较为完备,村民常义凤当选“江苏好人”,6条水泥硬质路实现了户户通,党群服务大楼、文化大礼堂、幸福广场、卫生室等设施齐备、功能齐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在这里得到生动实践。

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杨德安告诉记者,改观村容村貌和综合环境一直是最难推进的项目之一。“村组干部不知费了多少口舌。有的人还认为我们是在作秀,花公家的钱、农民的工,是浪费。”杨德安有时为了整治河道沿线环境,要拆除村民家的违建附房,自己花钱去外地找到户主当面做工作。“别家都拆了,村里的环境好了,那些‘老大难’也终于同意了。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红安村。”

省文明村、省美丽乡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和谐社会建设示范村……这些都是红安村曾经的荣誉。今后,红安村将继续加强村居党组织的建设领导,广泛引才用才,进一步扩大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旅游功能设施,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