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运河传情 匠心筑梦 ——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看淮安

核心提示: 淮安分布近百处各类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大运河全线历史最早,延续最久、变迁最复杂的重要河段。

淮安分布近百处各类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大运河全线历史最早,延续最久、变迁最复杂的重要河段。作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主场活动,6月1日至3日,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160项非遗项目、15支秧歌号子表演队、9支合唱团共聚淮安,献上了丰盛的文化盛宴。让我们一起走近传承人身边,感受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倾听非遗传人讲述的匠心故事。

在保护中留住运河文化遗存

淮安作为大运河沿线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文化遗产众多,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个,省级“非遗”项目33个,市级“非遗”项目202个,这些项目的保护离不开这样一群人,他们栉风沐雨,贴近生活,担当传承,为淮安非遗文化保护奉献一份炽热的心。

大湖风光最旖旎  渔鼓阵阵舞翩迁

水是灵动的世界,湖是渔民的天堂。美丽清纯的洪泽湖,恰似一颗闪耀的明珠镶嵌在江淮大地上。

1981年,在湖边长大的蒋寒松来到洪泽县文化馆从事群文工作。1983年参加江苏省民歌、民舞、民乐三集成普查时,他在深入洪泽县老子山湖区中接触到了洪泽湖渔鼓。“如此饱经岁月沧桑的渔鼓,不及时搜集整理,定会留下失传的遗憾。”他当即拜老艺人刘炳成为师,学习渔鼓,后又拜杨正龙为师,学习渔鼓表演及说唱技艺。

洪泽湖渔鼓,始于唐代,原是宗教祭祀礼俗,经历代传承,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蒋寒松进滩头、入船头体验生活,走村串户与渔民朝夕相处,参加农、渔、船民以及民情民俗的各项活动,寻根溯源,发掘流传在湖区的古老文化,启发灵感,积累创作素材。30多年来,他持之以恒地组织团队参加省、市比赛及文化交流与展演,坚持传承洪泽湖渔鼓。

“如果不是蒋寒松这样一批批为洪泽湖渔鼓默默奉献的群文工作者,洪泽湖渔鼓也许早就消失了。”当地不少渔民都这样说道。如今洪泽湖渔鼓淡化了宗教仪式,将传统渔鼓表演中的步伐与鼓点融入到舞蹈表演中,也因这一变化,洪泽湖渔鼓由专属渔民的濒危礼俗,变成了水乡大湖的全民文化活动。

南闸民歌曲悠扬  41年执着寻歌路

“哎呀么,姐儿香儿来哎呀。噢,姐姐唱唱妹打鼓唱醒那个星星和月亮。”在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广为流传的南闸民歌飘荡在湖面上,泛起朵朵涟漪。演唱者正是66岁的南闸民歌传承人金矿。

金矿原来是南闸镇文化站长,他对南闸民歌有着与生俱来的深切情感,只要听说哪家唱南闸民歌有名气就会赶过去。聆听、记录,回来整理歌词和曲调。他说,最怕的就是路遇大雨,躲也没法躲,只能扛着自行车在泥泞的道路上走着,不小心还会连人带车摔成个泥人。“小镇有近千名农民歌手钟情南闸民歌,他们对南闸民歌的完好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寻访中,金矿惊叹于百姓对南闸民歌的喜爱。为了收集更多的原生态民歌,41年里,他寻遍了白马湖周边乡镇,寻访了100多个村庄,搜集整理民歌1000余首,寻访里程长达3000公里。2009年,南闸民歌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矿被批准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闸民歌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金矿开始运河民俗文化大采风普查之旅,先后两次自费从淮安到瓜州沿途采点15处,第二次从徐州邳州到江南宜兴,先后采集民俗文化资料15万字,撰写论文《南闸民歌与运河民俗文化》,为江苏段民俗文化研究做出了贡献。

如今,金矿从镇文化站退下来了,但他仍然奔走在寻歌、挖掘白马湖地域民俗文化的路上。他表示,坚持把南闸民歌的搜集工作进行到底,直到走不动为止。

州十番锣鼓

在传承中彰显运河特色风貌

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方式就是激活非遗项目的文化活力。淮安拥有3个省级传承示范基地、近40个市级传承基地。其中4人被认定为国家级传承人,10人被认定为省级传承人。一些非遗传承人将非遗项目和现代生活相结合,为非遗项目开辟了产业化之路,为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提供更多经验、更好样板。

农民画变身刺绣画  新产业驰骋大市场

手拿颜料,凝神屏气,神情专注地在画板上描摹着心中的新农村景象。6月2日,在市文化馆体验区内,来自全市各地的市民慕名而来,跟着全国十佳农民画家、博里镇农民画刺绣研发人潘宇学习农民画。2个半小时的体验,让现场作画的市民恋恋不舍。得到大家的喜爱,让潘宇倍感欣慰。

春野、麦田、羊群、插秧、荷塘、月夜、丰收、冬藏……这些自然村景,在博里农民手中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并以浓郁的民间特色、时代生活情趣和民间绘画风格跻身画坛,蜚声中外。自1980年10月博里农民画创作组成立以来,博里镇先后涌现出115名农民画师,他们创作的2200多幅作品,先后有1200多幅参加了国内绘画展览和国际文化交流。1991年,博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走在博里镇上,不少门店里,农家绣女正施巧手,用刺绣把农民画绣出来。“我们将特色农民画与传统刺绣相结合,就是为了传承富有博里特色的民俗文化。”潘宇见妻子徐玉兄绣的虎头鞋生动形象,才得知,妻子是家传刺绣的第五代传承人,妻子徐玉兄自豪的说:“你能画出来,我就能绣出来。”夫妇二人一人作画,一人刺绣,保留了农民画原有的艺术韵味和内涵,也将农民画的艺术根植性和实用性融入了居家装饰品之中,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进入市场。自2008年,博里镇成立刺绣坊始,每年都有三四百份“订单产品”远销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地。

金丝银线手中穿  宫廷云锦传千年

在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销会现场,一台巨大的云锦木织机吸引着人们驻足拍照,一名绣娘在4米高的机器上方用手脚提拽纹样花本,另一名绣娘在机器下方盘花织造。有“天上取样人间织”之称的云锦制作技艺,让现场市民大为惊叹。市民亲身体验着剥棉兜、缫丝、纺织的过程,感受着这一非遗项目的巨大魅力。

云锦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有着“寸锦寸金”之称。“云锦是凭借着记忆,要靠师傅手把手教徒弟去操作。”淮安云锦技艺的传承人刘广社说,“这种纯手工技艺目前无法被工业化生产取代。”

在云锦织造中,有上百道工艺流程,最神秘、最复杂的是"桃花结本"。这相当于电脑软件设计,是采用古老的结绳记事的方法,把花纹图案色彩转变成程序语言。面对复杂的核心工序,当年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刘广社凭借着对云锦的喜爱和努力,由浅入深地掌握了这一核心工序。2002年,刘广社辞掉了南京的高薪工作,回到老家涟水创业。不到3个月,刘广社开办的云锦织造作坊就生产出了云龙、云凤等13类云锦产品,经南京云锦博物馆检验,确认合格,被博物馆收藏。随后,刘广社同南京博物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刘广社不仅富裕了乡邻,他所创办的华夏云锦织造厂还为云锦行业培训织造专业人员500余名,众多产品远销海内外。

如今,涟水县红窑镇充分发挥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将文化创意与云锦产业有机结合,倾力打造“云锦小镇”,全国90%的云锦产品将从这里走向世界。

农民画家在创作

在创新中延续运河历史文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还是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文化的过去和未来通过非遗项目完美衔接。淮安的文化工作者广开思路,运用现代的传播技术,让非遗走进社会,来到大众身边,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梨园荧屏展风姿  古老戏曲焕新颜

“参加拍摄淮海戏电影,这次是对淮海戏演员的一次挑战,我们希望这部淮海戏电影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喜爱。”江苏省淮海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吴玲作为该电影的主演感慨颇深。5月31日,首部淮海戏戏曲电影《皮秀英四告》在宜兴市江南影视中心基地杀青。

江苏省淮海剧团团长陈万宏表示:“这次把淮海戏优秀传统剧目《皮秀英四告》拍摄成电影,不仅对淮安地方戏剧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传承保护作用,而且对地方文化宣传,提高淮海戏剧种的知名度,促进地方剧种走出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汇聚众多淮海戏名家与国内一流的创作班底,观众既能看到完整的剧情,又能听到非常传统、原汁原味的唱腔。同时也融入先进的4K高清数字拍摄技术。让电影和戏曲艺术有机结合,这必将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传统戏曲的关注和热爱。

目前,淮安戏曲界拥有有一批从事戏曲艺术的教学、示范、科研等专业工作者。为了让淮水畔的戏曲艺术永传芬芳,目前,淮安戏曲人结合电影、音乐、科技以及创意等现代化手段,定期为市民免费演出,为群众搭建了认知和亲近文化遗产的文艺舞台,推动戏曲文化普及,保存与传播大运河畔这一珍贵遗产。

清风推秧起绿浪  秧田飞歌靓金湖

“格咚代格咚……”,在金湖县体育馆,1300人演唱的一首“悠悠格咚代”,唱出了金湖秧歌的恢宏气势,唱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荷花之都金湖,一场汇聚了运河沿线3省15项风格迥异的秧歌号子齐聚比拼,共同展示着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迷人风采。

2008年金湖秧歌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淮安籍作曲家崔新创作、江苏省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音画《格咚代》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获得成功。2014年,金湖秧歌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方水土肯定就有一方音乐,这纯粹是劳动人民的智慧。金湖秧歌作为一个音乐素材,被我写成了交响音画,在维也纳演出后,受到很多外国朋友热捧,说明金湖秧歌具有世界性。”在金湖长大,现为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崔新表示,将金湖秧歌打造成一张文化名片和民族遗产是很有价值的。金湖县文化馆馆长王学军表示,要让老师教孩子们唱“格咚代”,将这一本地的文化瑰宝在青少年面中推广,让我们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对家乡的热爱和当地的文化自信。金湖县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把金湖的文化和旅游景点相结合,安排农民秧歌队在景区传唱,打造利用和传承好金湖秧歌。

“一条运河承载半部中国史”,为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三篇文章,淮安紧紧围绕“文化遗产保护、运河功能延续与现代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全力加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为淮安搭建与大运河沿线城市深度交融的桥梁,为未来发展注入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真正使大运河文化带成为淮安的示范工程,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民心工程,成为建设繁荣安康宜居文明的美好淮安的标志工程。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