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纪念2018年“六·五”世界环境日
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2018年“六五”世界环境日致辞
副市长 符卫国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在此,我谨代表丹阳市人民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我市环保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环保志愿者和市民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工作在环保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今年我国确定的“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确定这个主题,旨在进行广泛社会动员,推动人们知行合一,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事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让美丽中国建设更加深入人心,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出丰硕成果。
过去的一年,我市的生态环保工作以狠抓污染减排计划落实,大力开展“263”环保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美丽丹阳建设为重点,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市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0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4.32%;PM2.5年均浓度为0.04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54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完成镇江下达我市总量减排任务,削减化学需氧量(COD)561.9吨、氨氮77.7吨。喜人的“空气数据”带来的直观表现,便是天空的“丹阳蓝”常常惊艳众人。而随着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开发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黑臭水体治理等工程的深入推进,我市水环境质量得到很大改善,丹阳人眼中的水清岸绿也越来越多。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丰衣足食,还包括天蓝水清、舒适清新、宜居宜业的好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著名的“两山论”,如今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关系的指南。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攻坚战确定为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再次吹响了绿色发展的时代号角。当前,我们丹阳已经顺利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这一金字招牌,如何常态化维护创建成果,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也成为不容忽视的关键一环。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全市各行各业和广大市民要把保护环境当作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来对待,按照低碳生活的理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每个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自觉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使丹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山变得更加清秀、天变得更加蔚蓝、水变得更加清澈,大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变得更加舒适美好。
同志们,生态环境保护关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关乎发展后劲培育,关乎民生福祉提升,艰巨的任务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品质,崇高的使命召唤着我们奋力前行。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让我们携起手来,凝心聚力,全力攻坚,补齐环保短板,为建设美丽丹阳作出新的贡献!
2017年丹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2017年丹阳市环境状况公报如下:
一、综述
2017年,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在丹阳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突出污染防治和生态防护,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全市总体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二、大气环境状况
(一)环境空气质量
2017年全市大气污染物二氧化氮、臭氧浓度、硫酸盐化速率与上年相比有所上升,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浓度及降尘较2016年有所下降。各项大气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为:二氧化硫0.018mg/m³,二氧化氮0.035mg/m³,可吸入颗粒物0.049mg/m³,细颗粒物0.046mg/m³,一氧化碳0.881mg/m³,臭氧0.102mg/m³,硫酸盐化速率0.18mg·SO3/(100平方厘米·碱片·日)。
(二)酸雨和降尘
2017年,丹阳市区降水pH值在5.40~5.77之间,酸雨平均频率为9.1%。市区降水pH年均值为5.77,与去年相比降水酸性程度基本无变化;酸雨频率与上年相比有明显升高。2017年丹阳市建成区降尘量为5.5吨/平方公里·月,根据地方评价标准降尘量全年均值达标,与2016年4.7吨/平方公里·月相比降尘量污染程度有所加重。
三、水环境状况
(一)国考、省考断面水环境质量
我市地表水国考断面3个,分别为九曲河林家闸断面、京杭运河吕城断面、丹金溧漕河黄埝桥断面;地表水省考断面5个,分别为丹金溧漕河前塍庄断面、鹤溪河殷家桥(蒋士镇)断面、泥炭河泥炭桥断面、通济河紫阳桥断面、香草河蒋甲桥断面。监测结果表明:2017年丹阳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0%,未达标的断面为香草河蒋甲桥断面。
(二)主要地表水环境质量
2017年对丹阳市主要地表水环境京杭运河丹阳段、九曲河、丹金漕河进行了监测。
1、京杭运河丹阳段:2017年京杭运河丹阳段王家桥、练湖砖瓦厂、宝塔湾和吕城断断面现状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人民桥断面现状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该河流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锰酸盐指数。
2、九曲河:2017年九曲河林家闸断面水质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访仙桥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翻水站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该河流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氨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
3、丹金溧漕河:2017年丹金溧漕河前塍庄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黄埝桥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总磷、化学需氧量、溶解氧。
(三)饮用水源水质
全市区域饮用水由市自来水公司供给,市水厂取水口位于长江镇江段江心洲附近,2017年全市供水约8700万吨。
2017年饮用水源地水质各项监测指标达标率为100%,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水源水水质状况良好。
四、声环境状况
1、区域环境噪声
2017年丹阳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昼间为56.0分贝,较上一年度下降了0.3分贝,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2、交通噪声
2017年丹阳市区交通干线为23条,总长度为40.455公里,共布设监测点23个。监测结果表明,2017年全市23个测点等效声级均低于70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类标准,未有超标路段,全市交通噪声情况基本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2017年丹阳市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丹阳市环境保护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以中央环保督查整改为契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动力,自加压力,负重前行,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市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大力推进“263”专项行动。推进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整治,全年锅炉整治任务35台,实际完成整治45台。全年实际完成削减煤炭19.2万吨。有效开展了涂料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全市现有涂料企业47家,目前,共签订39家停产协议、4家补贴协议、24家补偿协议。完成九曲河流域、鹤溪河流域及司徒新河流域水环境专项整治。全市62家树脂镜片生产企业已全部完成二氯甲烷的替代工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打击“小散乱污”污染点源,全年共取缔“小散乱污”点源382家。同时强力进行畜禽养殖整治,全年共拆除畜禽养殖场608家,规范治理769家非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并开展了VOCs,即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年共治理挥发性有机物企业97家。积极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建设,延陵镇、司徒镇和吕城镇顺利通过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省级考核,延陵镇九里村和司徒镇屯甸村通过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省级考核。全面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延陵镇柳茹村、九里村、西庄湖村已列入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
二是大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环境信访整改。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我市的37件环境信访进行逐一过堂,对去年销号的30件环境信访开展“回头看”,防止死灰复燃,未销号的7件环境信访,市环保局专门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局领导带案下访,编制中央环保督查交办环境信访整改销号工作方案。全年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2263件,其中省部级信访161件,均能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办结,做到了事事有处理,件件有回复,全年实现信访处理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三是大力推进建设项目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程序规范环评审批管理,全年审批建设项目233个,劝退不符合审批条件的项目20余个,完成“三个一批”登记备案项目104个。加强了建设项目的事中事后管理。全年完成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118家,完成6家火电、造纸企业,4家水泥企业,12家钢铁企业、51家电镀企业、2家纺织印染企业、1家制药企业的国家版排污许可证核发。做到了排污许可证核发总数和核发进度均领跑镇江地区。严格环保信用评价。完成12家国控省控重点和148家非国控重点排污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工作,共评出绿色企业43家,蓝色企业100家,黄色企业1家,红色企业1家,黑色企业1家,评价结果在《丹阳日报》和局官方网站进行了公布。
四是大力推进治污减排工作。圆满完成镇江下达我市总量减排任务COD561.9吨,氨氮77.7吨。全市环境质量稳定向好,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PM2.5浓度较去年同比下降2.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8天,优良率达84.32%同比提高5.2%,圆满完成了江苏发展大会和冬季空气质量保障任务,为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绿色动力。
五是大力推进环境监管执法。环境执法是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利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为了取得执法实效,市环保局主动采取飞行检查、突击检查和交叉检查等方式,加大了夜间、雨天和节假日期间检查频次,对重点管控企业开展“白加黑”、“5+2”全天候不间断地检查,严防不法企业利用夜间、雨天偷排偷放,保持执法检查的高压态势。据统计,全年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3件,处罚金额达215万元;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36份,限产停产93家,查封违法企业55家,取缔关闭作坊加工点34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2件。
六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市环保局为了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主题,围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广场、进机关这“五进”,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认识的高度、推进的力度、实践的深度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全年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6次。
2018年,市环保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统一部署积极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打造绿色丹阳的靓丽名片。具体在以下九个方面努力:
1、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按照市“263”专项行动方案,对照年度工作计划,把牵头的目标任务抓紧抓实。一是用好环保手段,推动“减煤、减化”任务落实;二是持续关注“263”信访问题;三是重点关注黑臭河流整治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加大对未完成整治任务的镇(区)、企业督察力度,对整治仍不到位的企业,严惩不贷,确保任务有序推进。
2、积极推进环保制度综合改革。全力推进生态环保制度改革,用制度保证生态环境。一是做好垂管制度改革,保证改革期间的安全稳定,建议属地政府加强镇(区)环保机构建设,进一步落实“网格化”管理;二是深化审批许可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落实“3550”要求,推行不见面审批;三是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加快排污许可证发放。
3、狠抓治污减排工作。完成镇江下达的2018年总量减排任务。一是持续开展土壤调查工作;二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状况,保障空气质量稳定达标,断面水质持续改善;三是加强危废处置监管,对危废问题突出,处置能力严重不足的镇(区),实施危废项目区域限批。
4、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锲而不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严守生态红线,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创建工作。
5、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继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强化移动执法系统使用。加强环保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和开展环保执法大练兵,提升环保队伍专业水平。
6、狠抓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抓好环保宣传,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共同参与环境保护。一是编制企业环保宣传手册,引导和规范企业自主环保管理;二是抓好六种载体,强化环保日常宣传;三是办好四大活动,扩大环保在社会的影响力;四是利用五大平台,深化环保宣传形式。
7、组织开展丹阳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依法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摸清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以及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对于准确判断我市当前环境形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规划。
8、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热电联产项目、垃圾焚烧发电中心、废旧电池回收点的建设。
9、加强党建和作风建设。全面系统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贯彻从严治党要求,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抓好新《党章》的学习,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之以恒改进作风,狠抓机关效能,严防“四风”反弹。
2017年丹阳市非国控企业环保信用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