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溢真)转眼又到旅游旺季了,说到旅途中的陷阱与维权,估计每个游客都有话要说。记者就聚焦消费者们最关心的几个旅行问题,综合了丹阳山水旅行社、丹阳中国旅行社、丹阳新世纪旅行社、丹阳锦华旅行社、丹阳东亚旅行社等多家旅企的建议,教您如何轻松识破五重旅游陷阱。
保证金陷阱 全面禁止
现象:曾有一些外地旅行社采取让游客缴纳一笔出境游预付金或保证金的方式,并宣扬此种方式能享受到出游优惠。
支招:我市旅游局人士表示,国家旅游局和北京市旅游委先后出台了禁止直接收取预付费产品和出境游保证金的通知,保证金现在已经是明令禁止不得收取了。对于预付费的旅游产品要尤其小心,因为需要交付预付金的旅游企业有可能会出现偿付危机,或是公司资本金不足有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购买旅游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避开这种预付金的陷阱。预付费产品一般比较便宜,但是出游品质很难得到保证,凡是有预付费或保证金的产品都不要购买。
低价团陷阱 谨慎甄别
现象:某些旅行社经常会打着低价团甚至是零负团费的旗号来吸引游客的注意,这时候就要提高警惕了。
支招:丹阳山水旅行社负责人认为,低价产品要警惕。近年来很多游客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单纯追求低价产品就会带来很多后续服务问题。由于旅游产品是非标准化产品,涉及行前咨询了解、行中游览接待、行后服务等一条龙打包的整体价格,因此在购买旅游产品时不要单纯追求低价产品。南京财经大学法律系系主任娄永涛说,低于正常市场价格的旅游产品,谨慎购买,以防出现低价团遭受甩团、强迫购物等问题;对于车站、码头、景区周围散发宣传单的旅游产品,谨慎购买。
购物陷阱 辨析质量
现象:一些旅行团经常会带着游客去各类指定的购物场所,这些场所的产品质量往往很难保证。
支招:旅游法规明确规定: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等。在旅游的过程中,建议消费者提防购物陷阱,谨防旅游行程安排的购物景点等,防止上当受骗。旅游景区附近、非当地人日常消费场所尽量不购买奢侈品。如果在购物店买到假货,游客在旅游合同约定或者旅行社指定的旅游商场购买的商品有在商品中掺假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游客可以要求旅行社赔偿,旅行社赔偿后有权向旅游商场追究责任。
交通陷阱 提前咨询
现象:有时候旅游产品里的交通会遇到火车晚点、航班延误的情况,或是有的产品里承诺的交通保障没有实际兑现。
支招: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上,相对标准化的旅游产品有一定的参考标准,因此游客也更加好辨别产品内容。在大交通方面,如机票是否已经出票,出行时间,选用的航空公司,是否直飞等,船票是何种舱位、船舱位置等。在小交通方面,是哪种交通方式,租车、大巴,还是自驾,车辆是否是指定车型,是否含有保险,是否包含私兼导等。丹阳中国旅行社负责人表示:旅游交通工具要么属于旅游团包车的,要么属于旅游目的地公共运营的,从外观上看安全系数均较高。自助游旅游者,尽可能在目的地乘坐公共交通。
旅游纠纷 逐级申诉
江苏万善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和我市重点旅企也给出了一些实用性的维权建议。当发生旅游纠纷时,首先是和旅行社进行交涉,协商解决途径;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有仲裁协议的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也可以向旅游、工商等主管部门提出投诉。如旅行回来后发生纠纷,消费者可以拿着旅行合同和发票,到消费者权益协会、当地旅游局进行投诉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可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提起相关诉讼。按照旅游合同的约定:在行前遇到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的,双方经协商可以取消行程或者延期出行。取消行程的,旅行社向旅游者全额退还未旅游费用。已发生旅游费用的,应当由双方协商后合理分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