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曾丽萍 实习生 魏郡玉)“环境污染指数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幸福指数,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置身其中、积极行动,当好‘推进者’和‘监督员’,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昨日上午,市政协召开十五届十六次主席会议,对全市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题协商议政。市政协领导沈岳方、钱留梅、沈留海、谭国祥、陈建红,市政协秘书长吴卫方参加会议。副市长符卫国应邀出席会议。
今年,市政协调研协商活动突出统筹谋划,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同步设置三大主课题、15个子课题,全方位、立体化开展调研。今年3月上旬以来,围绕“污染防治”这一主课题,5个子课题组根据各自选题内容,开展走访、座谈、外出学习考察等一系列调研活动,形成各自的调研成果。
会上,农委、发改经信委、城管局、环保局分别围绕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近年来,我市在不断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基础上,切实抓好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好转,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2017年,我市环境空气二级以上天数比例达84.32%,PM2.5浓度较2016年下降了2.1%,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考核位列镇江第一。
随后,致公党、城建委、提案委、农工党、无党派分别围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关闭化工、电镀企业污染土地监管和治理修复,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汽车维修行业VOCs专项整治等课题建言献策,调研内容详实、实事求是、一针见血,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符卫国表示,会后将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对此次调研内容进行认真梳理,深入研究,消化吸收,努力把会议成果转化为推进全市污染防治工作的具体举措,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环境治理的精准水平。
“污染防治被列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其重要性和艰巨性不言而喻。”市政协主席沈岳方说,政协要主动担当,发挥民主监督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助推市委、市政府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
沈岳方强调,要共治共防,落实落细,各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职、监管到位、协同发力,形成高效工作协作机制;要跟踪问效、协商有成。市政协相关委办要适时组织跟踪视察,进一步推动协商成果更好地转化与落实,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确保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丹阳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