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获得江苏南通海安县基层先进党支部、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绿化示范村、海安县首批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在全省党建创新重点项目现场会上,薄弱村的转化工作获省领导肯定;村民人均年收入较上年增加2000元,村级排名在全区上升9位。
从过去的党建薄弱村跃升为江苏海安全县首批五星级村党组织,林桥村的逆袭之路走得步履铿锵、踏实有力。“驻村一年半,跨过‘三道坎’,‘第一书记’就是要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一路走来,驻村第一书记张华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张华(右一)和村干部在进行硬质渠道横断面测量
创“红微真”体系
迈组织管理松散之“坎”
2016年11月,张华到林桥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班子组织弱化,经济基础薄弱,服务设施破旧……如何打破现状,摘掉“薄弱帽”?刚到林桥的那段时间,张华彻夜难眠。
为解决传统农村组织管理松散难题,张华带领村两委班子通过多次调研和考察学习后,决定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导向,探索党建创新工作的新路子,推行“红微真”体系,以“学”为基础、“做”为关键、“改”为成效,构建一个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红”,即构筑“红色阵地”,挖掘村级历史古迹,缅怀红色记忆;打造“红色讲堂”,创新“庭院课堂、板凳讲堂”形式;学习“红色典型”,推动党员亮身份、亮特长、亮承诺。“微”,即搭建“微平台”,依托公众号、微信群、意见箱等载体,畅通联系渠道;查摆“微问题”,以小见大,深挖问题的大根源;点亮“微心愿”,创建“连心桥”爱心驿站,设立善龙工作室和村志愿服务联盟。“真”,即真实走访,村干部每人一本民情日记,每户一张便民服务卡,每周在网格一日巡查,每月到特困群众家中一趟;真心解困,建立“123”网格体系,即1个分工组2个对接人(分工干部和村民组长)3个工作日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答疑解惑,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真情服务,每年确定1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排查10个群众不满意事项。
林桥村-谭港村结对共建专题党课
2017年9月,全省党建创新重点项目现场会在南通海安县召开,海安县以林桥村“红微真”体系为亮点的薄弱村转化工作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实强化,推动该村在治理、致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效日益显著,吸引了连云港、南京六合、如皋、泗洪等县内外20多家单位慕名前来参观学习。
走“内培外引”道路
迈经济增长乏力之“坎”
“这两天正在进行河道网簖网箱的集中清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人有责,我们也出份力。”林桥村保洁公司负责人涂审秋这几日正忙着组织保洁人员进行河道集中整治。当过兵、干过厨师,用涂审秋自己的话说,虽然从事过的行当不算少,可是做老板却是正儿八经头一遭。
“去年,村里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将保洁任务外包出去,在咱们‘第一书记’的鼓励下,我就搏一搏了,负责咱们村16公里河道、27公里道路的日常保洁。如今,不仅我的家庭收入翻了几番,村里60岁以上的健康劳动力也得到了合理转移。”采访中,涂审秋拿着一份保洁人员名单跟记者唠开了,“这位叫陈兰英,今年70岁,特困家庭,现在每天有5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这位叫徐培圣,今年60出头,有了工作后整个人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第一书记”张华到岗后,鼓励能人创业、带动村民共富的例子,在林桥村还有很多。如何让富民强村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在鼓励村民发挥创业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依托村级工业园区主平台,着力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入村,正所谓一手抓培植一手抓招引,内培外引实现发力带动。
2017年,张华通过个人人脉,经多方面沟通协调,引进江苏来利进出口有限公司作为总部经济项目。该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主要从事各类商品的进出口业务、供应链管理服务、节能环保技术研发等。在与谭港村的产业对接融合中,张华得知该村种田大户许建有承包田地发展规模种植的意向,遂主动上门洽谈。2017年,许建成功在林桥流转连片土地518.18亩,新办百盛家庭农场。
结对村支书跟踪了解百盛家庭农场水稻长势
目前,林桥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已达13家,2017年实现开票销售7368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较上年增加2000元,村级排名在全区上升9位。
树“实干苦干”精神
迈民生服务疲软之“坎”
“要为村民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来到林桥后,这句话常被张华挂在嘴边,开会时讲、谈心谈话时讲,就连跟村干部唠嗑儿时也讲,由此得了个“实在”书记的美名。
辖区群众观看党建领航站
“实在”书记有着用不完的精力。白天访村民,晚上看资料。“会议记录、各类汇报材料,甚至是村干部的民情日志,他都不放过,看得很细。”谈起张华的“折腾”,村长吉宏伟记忆犹新,“全村2218人,耕地1845亩,村党总支党员108名,下设农业、工业等两个党支部,5个功能型党小组,其中60岁以上党员61人……”不到一周,门儿清。
“实在”书记有着操不完的心。“既然下来了,就不能走过场,融入林桥就从了解村情民意开始。”林桥村5组村民崔荣明的父母、妻子身患多种疾病,常年服药,家庭经济条件很差。张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不仅将其列入村“爱心小组”帮扶名单,还通过招工引劳“双选”工作现场会推荐其进入南通万达摩擦材料有限公司工作。关爱贫困学子,张华马不停蹄。上跑下筹,积极发放寒门大学生及困难家庭的助学、助困金,在全村细致筛选了来自单亲、重病、特困家庭的19名品学兼优学生作为帮扶对象。
两委班子领导(中为张华)走访困难群众
“实在”书记有着不服输的韧劲。传统土渠渗水一直是林桥村的老大难问题,工程建设有计划,但是老百姓的庄稼等不起。张华主动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加快灌区末级渠系工程建设,2017年完成末级渠系工程建设4846米,配套水泥路面1232米,并通过向政府申请财政奖补路、村民自筹、村经济合作社补贴的方式,建造硬质水泥路2132米、砂石路1510米,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出行、生活环境。(文/缪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