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江苏省发改委将组织我省企业赴阿联酋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考察,并将有3个项目签约入园。截至目前,由中江公司牵头开发的这个园区,吸引入园企业15家,总投资260亿元,可提供2500个就业岗位。
在坦桑尼亚,江苏海企集团等发起设立的中华大盛银行,去年12月获得坦央行批复,成为我国首家由非银行金融机构出资设立的境外商业银行,验资手续完成后将正式开业。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舞台上,我省外经贸企业频频亮相、好戏不断,掀起走出去加快转型升级的热潮。
境外市场凸显比较优势
产能过剩、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是当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痛点。以纺织服装企业为例,在国内月工资低于四五千元已很难找到操作工人,相比而言,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优势明显。
“很多在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做的外贸轻纺单子,如果拿到省内可能都做不下去。”江苏海企集团董事长黄宏亮坦言,虽然国外工厂劳动生产率没有国内高,但综合考虑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供应和成本、关税优惠、运输成本、市场布局等因素,走出去还是重要选项。
坦桑尼亚是东非经济体与南部非洲共同体唯一有交集的国家。这里政局稳定,外汇可自由兑换,有较为丰富的棉花等资源,加工工业比较薄弱。我国及西方主要国家对其产品实施零关税优惠,到欧美国家的距离也比我国近。
阿联酋临近非洲,有丰富的矿石原料,电费低廉,发展耗能、耗资源类项目优势得天独厚,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产业定位正是瞄准冶金及金属加工、精细化工等。同时园区可享受自贸区待遇,在国内生产、园区组装后出口欧美,可获免税等相应优惠。
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精选投资目的地,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我省外经贸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走出去”布局产业链
江苏外经贸企业的“走出去”途径因企而异、各具特色。其中,兴建境外生产基地,是我省外经贸企业走出去最常见的形式。
在东南亚地区,江苏海企集团已在缅甸、柬埔寨建设3家服装生产基地。苏豪控股集团也在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建立海外服装生产基地。江苏汇鸿在柬埔寨、缅甸的两个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建设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今年年底前将正式投产。
在生产基地实践基础上,我省外经贸企业再进一程,积极把江苏开发区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向国外复制推广,兴建境外产业园区。
阿布扎比产能合作示范园区,投资建设主体除了中江公司,还有苏州工业园区、江宁经开区、海门经开区,是国家唯一认定的“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示范园区。去年5月以来,园区建设全面展开。“前期进行地质勘察,现场活动板房已建好,3层管理中心大楼下月有望开工,先期入园企业六七月将陆续开工。” 江苏省海外合作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好思欢说,项目首期占地2.2平方公里,2020年基本建成,省内外企业参与积极性很高。
江苏海企集团兴建的坦桑尼亚江苏—新阳嘎农工贸现代产业园2016年5月通过省级验收。园区以棉花为依托,计划建立从棉花种植,到轧花、纺纱、织布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逐步形成以棉纱返销国内、出口东南亚,棉布、服装出口欧美等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
我省外经贸企业将走出去产业触角向金融业延展。除了江苏海企等在坦桑尼亚设立中华大盛银行,江苏海投在阿布扎比筹建金融服务平台,已获全金融牌照,5月有望发牌,利用本土金融资源为入园的各类企业提供本土化服务。苏豪控股整合在香港的子企业组建江苏金控,服务苏企走出去。
“一带一路”收获满满
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江苏外经贸企业收获满满。
东南亚3个境外基地,已成为江苏海企稳定传统产品出口的重要支撑,去年全集团纺织服装出口超过1亿美元。在坦桑尼亚,棉花种植不施化肥,产出的棉花为绿色有机棉。用当地棉花纺纱,海企纺织坦桑尼亚公司年产棉纱4万吨,一期1万吨,相当于使用其全国棉花产量的1/6,生产的优质棉纱全部回运国内,市场供不应求。
汇鸿集团尼日利亚工厂,苦心经营多年,在当地打出品牌、建立销售和服务维修网络。通过向国内相关生产企业下订单,出口散件到当地组装,再在尼日利亚本土销售,实现满足尼日利亚消费需求、提供就业岗位、我国生产企业消化产能、汇鸿集团做大出口丰富业态的多赢,年出口已达5000万美元。
“中江公司正在打造一支会招商、会园区管理、会与政府打交道、有海外工作经验,能在国外开疆拓土的队伍。在输出产业、产品同时,还要输出我们的标准。中阿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正是圆梦的重要平台。”中江公司董事长王斌说,目前已与省内一家被动式建筑材料生产商达成共识落户园区,将国产装备、产品和标准在国外落地推广。 记者 邵生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