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小企业诞生镇江首个农机“大工匠”

从制造到“智造”助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

核心提示: 在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近日开展的首届“江苏省农机行业十大工匠”评选活动中,丹阳良友机械公司的张国正成功入选,成为镇江市农机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技术人员。

o_1canfrl917731bol1cg41cck16t4a

图为张国正(右)在车间进行产品研发。

记者 萧也平 摄

本报讯(记者 蒋须俊 实习生 魏郡玉 通讯员 秋忠)在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近日开展的首届“江苏省农机行业十大工匠”评选活动中,丹阳良友机械公司的张国正成功入选,成为镇江市农机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技术人员。市农机部门负责人介绍,省农机“大工匠”,大多来自农机大企业、大集团,我市小农机企业也能诞生“大工匠”,这是对张国正“钻研技能、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精神的最高褒奖,也是对该企自主研发小麦播种机等机械由制造到“智造”的充分肯定。

记者来到良友机械采访时,员工们正将70台大型旋耕施肥播种机发往兴化。公司老总张建军告诉记者,良友机械虽比不得大型公司,但在全省农机行业内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并且参加了国家旋耕施肥播种标准的修订。良友机械生产的小麦多功能复式播种机不仅在我省市场占有率高,还销往安徽、山东等地,并且通过外贸订单,出口到墨西哥、印度、阿富汗等国,实现了丹阳农机装备制造走出去的目标。

57岁的张国正现任良友机械公司副总经理,从1983年从事农业机械研发工作至今已有30余年。2000年,他带领技术团队,开发出长1.2米的小型小麦播种机,产品推向市场后销售看好。但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这种靠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小型播种机效率低、功耗高,显然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针对农田规模化种植带来的新变化,2008年,他带领团队在原有机械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开发出了集旋耕、播种、施肥于一体的大型旋耕施肥播种机。此后,良友机械不断进行技术改进,使该播种机增加了开沟、镇压两项功能。张国正告诉记者,原来的小麦播种机一天只能播种20亩,改进后的机器一天能播种80~90亩,使得种粮大户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农田作业更加省时省力。该播种机获得了国家新型实用专利。

为不断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推进农作物秸秆还田,2010年,张国正带领技术团队对大型旋耕施肥播种机增加埋茬功能,并根据不同土壤的耕种效果,前前后后进行了100多次实验,使如今的大型复式小麦播种机具备旋耕、播种、施肥、镇压、开沟以及埋茬、还田功能。2012年,公司还新开发了折叠式水田埋茬耕整机,这项“智造”成果能够把秸秆压到一定的深度,从而优化农田的平整效果。

张国正表示,30余年的农机化研发工作,让他深切感受到农业机械要发挥最大效益,必须根据不同的农田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推进机智融合、机艺融合的升级。目前,良友机械正与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合作开发“立式旋耕机”,以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