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匠”苏建时: 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幸福感

苏建时与徒弟探讨技术问题 李明明 摄

苏建时与徒弟探讨技术问题 李明明 摄

近日,金东纸业化机浆处车间,当天设备检修,机器歇着人没歇着,刚刚获评“江苏技能大师”的苏建时正带着徒弟,在排列整齐的钢铁巨兽间走动,他不时停下来用手中的工具对机器试探敲击,零星的敲击声穿过他和徒弟的对话,带来回响。这些金属间的对话低语,苏建时听了有30年了,这些对话低语,或洪亮或尖细,对他而言就是幸福感的真切来源。

金属间的对话让苏建时着迷。1988年在甘肃省电力系统入行,他一手防护罩一手焊枪,精益求精乐此不疲,后来被选拔参加甘肃省的焊工比武,获得第一名。因为这个第一名,他被调入甘肃省电力局培训中心,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教练。1994年,印度尼西亚JAMBI纸浆厂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焊接工程遇到技术瓶颈,印尼各路高手轮番出马,也始终没解决管道焊接质量必须100%合格的要求。关键时刻,苏建时作为中国专家,承接了任务,从研究方案,到以100%的合格率完成所有1600只焊口,仅用70天,问题解决后,印尼这家工厂舍不得放他走了,他一干就是3年,直到1998年,金东纸业慕名请他担任技术顾问,在镇江新区开始新的事业。从普通焊工、到焊工教练,再成为一名焊接管理工作者,从焊接专业高级技师到“江苏工匠”,苏建时一直奋斗在焊接行业的最前沿。

“焊工就是一个苦工作,不去苦的话,做不出来,在苦的、不断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苏建时总结他的30年奋斗历程,工作环境基本都在高温高压高噪音的场所,首先要能吃得苦,第二是需要不断学习,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实际。解决了具体问题,才让他觉得苦尽甘来,汗水不白流。

现在苏建时全面负责金东纸业相关设备维修、焊接、技术改造及人员管理工作。作为焊接领域的“江苏工匠”,他感到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不能只解决金东自己的问题,在这个行业,除了金东,新区这么多工厂有什么需求,在焊接领域遇到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个是‘工匠’应该去做的事情。”中铁大桥局五峰山大桥工程,焊接工作很多,苏建时上门帮焊工做理论培训,搞技能竞赛;北汽也请他帮助现场指导焊接……苏建时提供技术支持都是无偿的,但他乐在其中——运用所学所长,能够帮企业解决一些问题,为行业的发展助力,他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在苏建时的办公室挂着块“镇江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牌子,这块牌子不久将更新为“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他陆续培养了30多名焊工,其中有16名技师,在行业内现在都是骨干。从最开始的焊接技术,到大型设备的拆卸检查,徒弟张杰和苏老师共事了5年,让张杰佩服的是苏老师不仅有丰厚的理论储备,更有忘我的工作激情,“有一年夏天,车间温度有四十五六度,一个进口的螺旋轴出现了故障。苏大师紧急到现场,制定维修方案,连续修了有十几个小时,一直到凌晨两点多才修复完毕,苏大师身上的衣服就跟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工匠是一种责任”,话很简单,苏建时和金属对话了这么多年,还是很有感触,“曾经参加这个比赛、那个比赛,训练,工作,那时候努力,哪里知道今天会是工匠、哪里知道会是技能大师,你并没有为这个而去努力,但是你今天回头看,因为坚持,付出得到回报,社会该给你的也给你了,你没去争取大家也评给你,大家都认可,我相信肯定是你做出了一些事情得到了大家认可。成绩,那些都是过去,但是实实在在帮企业解决过一些问题,每解决一件事情,才觉得有成就感幸福感。”苏建时希望自己的徒弟能牢记责任感,找到自己的幸福感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区工匠”奋战在产业发展第一线,他们匠心独运,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镇江新区人社部门的资料显示,2017年,镇江新区新增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1人入选省“双创”高技能人才,1人入选江苏制造工匠,2人入选“江苏工匠”,1人入选省级企业首席技师,2名技能大师入驻镇江技能大师产业创新园,镇江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13人成功入选“金山英才”高技能领军人才项目,占镇江全市的44%,获得扶持资金150万元。新增高技能人才685人,同比增长54%,创历史新高,每万人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859人,居全市首位。(通讯员 吴伟 李翔 记者 李明明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