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肠胃病高发 忌寒凉防忧思

核心提示: 清明前夕,春笋生机蓬勃纷纷破土而出,成为人们餐桌佳肴。有些人贪食这份脆嫩甘鲜,正如苏东坡所称道的“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结果,春笋变“春损”,胃病发作。为此,镇江名中医、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李伟新提示:

清明前夕,春笋生机蓬勃纷纷破土而出,成为人们餐桌佳肴。有些人贪食这份脆嫩甘鲜,正如苏东坡所称道的“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结果,春笋变“春损”,胃病发作。为此,镇江名中医、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李伟新提示:

春季肠胃病高发 忌寒凉防忧思

尝鲜无不道春笋,脾胃虚弱者不宜吃  

尝鲜无不道春笋。作为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时令蔬菜,笋有脆嫩甘鲜、爽口清新、味道鲜美、食而不腻的特点。另外,笋有“吸脂大王”的美称,经常食用能够去油腻、排毒。

不过,镇江名中医、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李伟新提醒,笋虽甘美,却滑利大肠,无益于脾,因此有“刮肠篦”的俗称,假如吃不得法春笋就会变成“春损”。

李伟新主任介绍,笋性味甘、微寒,无毒;利膈下气,化热消痰爽胃。多数用于食用,一般不入药。笋中纤维素含量较高,在肠道内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增加肠道蠕动、防治便秘。

李伟新提醒,笋性味甘寒,含较多的粗纤维素,凡脾胃虚弱、消化道溃疡、慢性肠炎等患者,忌食寒性、难消化之物,所以不宜吃笋,以免加重病情。此外,笋中所含的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成为草酸钙,患有泌尿道结石的人不宜多吃,生长期的儿童及骨质疏松者也不宜多吃。需要注意的是,笋系大寒之品,大病初愈、妇女经期产后、有过敏性哮喘的人,不宜吃笋。此外,笋还能助发疮毒,发湿毒,故凡湿疹、痈疮患者,也应忌吃笋。普通人群,吃的时候要有所节制,同时尽量细嚼慢咽,减少其划伤损害消化道黏膜的风险。李伟新主任打着比方说:“胃黏膜比初生婴儿的皮肤还要娇嫩。如果拿干面包在手臂皮肤上摩擦,久而久之也会擦出伤口。消化不了的春笋一直在胃里摩擦,同理也会出问题。”

预防胃肠病,三分治七分养

胃是我们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气候变化无常的季节,也是胃肠病的多发时期。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生活愉悦。

春季容易引发的肠胃病有急性肠胃炎。春季气温回暖,细菌繁殖活跃,导致食物很快腐败、变质。急性肠胃炎的发生,多源于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还有肠胃型感冒。还有就是消化不良、胃炎。春天天气变化无常,气温也是时冷时热,胃酸分泌常常会异常增多。

镇江市名中医、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王福林告诉你,阳春三月如何保护肠胃: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忧郁焦虑的情绪;戒烟酒,忌食生冷肥甘及粗糙、过硬、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饱失调、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饮食要适量,放慢吃饭速度;慎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激素、阿司匹林、保泰松等,还有中药的龙胆草、黄连等;劳逸结合,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当然,要是得了肠胃病的话,要及时治疗。

“脾”主运化,忧思伤脾

中医的“胃”,是六腑之一,主受纳,腐熟水谷。食物经胃的受纳、混磨、下传小肠完成初步消化。中医的“脾”,是五藏之一,在解剖结构上包括了现代医学解剖学所说的脾脏和胰腺。“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

脾为后天之本。脾与胃相表里,共为气血生化之源,是生命的根本。不按时吃饭、三餐分配不合理、挑食、偏食、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嗜烟酒,这些都是慢性胃炎的诱因。

中医院李伟新、王福林两位镇江市名中医都认为,长期情绪不佳也会导致慢性胃炎。“忧思伤脾”,意思是思虑得太多,想法太多,压力太大,会损伤脾胃。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事必躬亲,思虑过度而影响脾胃功能。养脾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保健常识。这是保养脾胃最基础的要求。

爱喝新茶,他胃病复发

张先生患有多年胃溃疡,平日十分注意饮食,病情控制得很好。可每年清明期间,胃疼的老毛病就如期而至。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李伟新诊断后分析,张先生之所以胃病复发,与其爱喝新茶有关。

春暖花开,茶叶进入“明前茶”采摘上市时。张先生和许多人一样,茶客闻香而动,迫不及待地喝起刚刚上市的新茶,一天内连续喝了好几杯浓茶,结果到了晚上上吐下泻,胃病复发。刚采摘的新茶中含有大量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醇类、咖啡因等物质,若饮入过多,对胃黏膜会产生一定刺激,导致胃病复发或症状加重。

李伟新主任提醒,新茶虽然香,且口感好,但最好不要趁“鲜”喝。胃病患者喝茶得有节制,最好将新茶存放半月以上再喝。

从肾治胃,国内先进

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是镇江市重点专科之一,在本市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该科从肾治胃机理研究成果先进、脾胃病外治古老有效、膏方治病治防并举。脾胃病科注重中医内涵,加强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的运用,临床路径和优势病种在执行中不断总结优化。加强临床治疗风险控制,完成消化内镜室的扩建改造,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检查,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等镜下治疗有序开展,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研究成果 该科根据中医“肾为胃之关”的理论,从肾治胃,通过滋肾阴而养胃阴。观察滋肾养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从肾治胃机理。江苏省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内病外治 以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脾胃病防治为理念,脾胃病科运用中医传统疗法开展脾胃病外治,如用灸法、穴位敷贴疗法、中药熏蒸疗法、拔罐疗法等,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脾胃病和保健的目的,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具有作用迅速、简便、价廉、安全、毒副作用少、疗效显著等优势,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努力让患者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医疗服务,因而深受患者的好评。

治防并举 运用膏方治疗脾胃病为其一大特色,该科每年熬制膏方1000余副,临床上通过辨证与辨病结合,注重调畅脾胃气机、治病与防病并举,膏方用药强调调治脾胃为关键,脾肾双补为根本,调节脾胃气机之剂贯穿始终,遣方用药,辨证施补,不求峻补,深受患者的喜爱。

脾胃病科设备先进,设施齐全,设有门诊、病房、消化内镜室等。科室以科技进步为先导,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引进吸收先进技术,中医药特色明显,现有镇江市名中医2名,主任中医师2名,研究生5名。该科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运用胃镜、肠镜诊断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开展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食管狭窄扩张术、食管支架置入术等。

优势病种治疗特色明显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该科根据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多为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的体质特点,对其进行预防,以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以疏肝和胃治之,以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和胃降逆,结合脏腑辨证,调肝、调肺、调脾(胃),注意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局部与整体的有机结合,临床有明显疗效。

胃痞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该科自拟逆胃汤健脾益气养阴,理气化痰祛瘀,改善胃内微环境,恢复胃的清润通降、气血流通的正常生理环境,使病变组织逐步恢复正常,从而逆转胃粘膜的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使慢性萎缩性胃炎由炎症→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这一病变模式朝正向逆转防止癌变。

大瘕泄(溃疡性结肠炎)该科用药途径以口服中药加直肠给药为主,临床还可配合针灸、贴敷等治疗手段,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获得了显著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足。该科予以扶助正气,兼除余邪维持治疗,防止复发。

运用胃镜、肠镜诊断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水平较高

该科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运用胃镜、肠镜诊断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开展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食管狭窄扩张术、食管支架置入术等。

地址:丹阳市中医院门诊部二楼东

脾胃病科主任:李伟新主任中医师

专家简介:

李伟新:主任中医师,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脾胃专科带头人,镇江市名中医、丹阳市名中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常务委员。精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疑难危重病,擅长于内窥镜检查、诊断和镜下治疗。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多篇,多次被评为医院“最佳医务工作者”。

王福林:主任中医师,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预防保健科主任,镇江市名中医、丹阳市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多篇,多次被评为医院“最佳医务工作者”。

中医院微信二维码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