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养生 需注意平肝护肤防感冒

核心提示: 清明时节雨纷纷,气候温暖、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正是踏青赏花的日子。除此之外,清明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在清明节气我们要做好保健工作,注意预防以下这些疾病。

清明时节雨纷纷,气候温暖、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正是踏青赏花的日子。除此之外,清明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在清明节气我们要做好保健工作,注意预防以下这些疾病。

多变天气,养肝很重要

清明主要是扫墓祭祖的季节,外地的儿女都要想方设法赶回家乡去祭祖。所以难免舟车劳顿,导致体质下降,再加上祭悼故去的亲人,难免心情也会比较沉重,非常容易导致情绪的激动,这些都会让我们的肝脏负担加重。所以,清明时节要注意保护我们的肝脏,回乡祭祖也要少饮酒,少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还要避免长时间的熬夜和宵夜。

甘味滋脾胃,山药煮红枣。大家不妨多吃些甘味食物,既能滋补脾胃,还有利于春天阳气生发和肝气的疏泄。甘味食物中,最值得推荐的是山药和大枣。山药味甘性平,益气健脾,经常食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可有效预防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而红枣不仅对脾脏有益处,还能补气养血,尤其适合女性。此外,糯米、黑米、燕麦等谷类,牛肉和各种鱼类,南瓜、扁豆、桂圆、草莓等果蔬类食品,也是补肝不错的选择。

外出踏青,着重护肤

春天,风和日丽,柳丝吐芽,应多做户外活动,到山清水秀的郊外春游,助其畅达,赏心怡情,心胸开阔。对养生保健大有益处。从清明节开始,虫类的活动开始活跃。外出踏青时,尤其是带孩子出行的,在野外应避免深入草丛,最好穿着长袖衣裤及长靴,束紧袖领及裤脚口,避免皮肤暴露。同时专家还提醒,春季也是花粉过敏症高发期,有过敏体质的人到野外扫墓应戴好口罩、墨镜,应选择花草树木上风方行走,必要时还应带上防过敏的药物。

踏青后挖些或买些野菜带回家,成为不少人的选择。专家表示,如果是在市郊挖的野菜,最好回家长时间浸泡,清洗一下野菜上的污染物。现在进入了植物性日光皮炎易发季节,绝大多数野菜含有光敏性物质,容易引发皮炎。光敏性强的野菜有马齿苋、芥菜、灰菜、马兰头和红花草等。如本身就有光敏性疾病,或曾被晒伤,以及有红斑狼疮的患者,外出踏青时最好不要过多食入野菜。专家提醒,“如食入较多野菜,最好不要晒太阳,否则皮肤会像暴晒过一样,满脸通红、火辣辣地痛,甚至会起大水疱。

小心“春瘟”的入侵

临近清明,天气也变得多愁善感,风多、雨多是清明节前后的气候特征。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如果不加注意就容易受到风邪的侵犯。去户外踏青,应做好保暖工作,最好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防止外邪的入侵。孕妇、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

春季万物苏醒,各种病毒、细菌亦易传播,是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如流感、流脑、百日咳、麻疹、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等。此时,要适应气候的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和锻炼身体,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并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对我们的健康大有裨益。

调整情绪  谨防心脑血管病意外发生

春季是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反弹”时期,再加上清明放假还要祭奠,这时非常容易导致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情绪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血压的波动,从而会影响心脏的供血,所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刻监控血压的变化,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专家提醒,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要比最有效的治疗有意义得多。清明期间忽冷忽热的天气对抵抗力差的人群影响最大,这些人最容易遭受风寒侵袭,引起身体不适或加重原有病情。季节交替之际最易引起中风、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奔波劳累、忽视保暖、情绪波动往往都有可能加重病情。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尤其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