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和6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保护好大运河、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的扬州,旗帜鲜明地提出争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先行市和示范市。
对此,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接受扬州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扬州应抓住历史机遇,奋力走在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最前列。
3月8日上午和下午,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两会特别节目”《新时代中国·春和景明》对扬州三湾湿地公园和京杭大运河高邮段进行景观直播,展示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体育休闲公园打造等方面取得的特色成就。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央视聚焦扬州运河,既是对扬州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地位和贡献的肯定,也更加凸显大运河的经济、文化、生态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扬州市政协副主席董玉海介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起因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而扬州在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当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扬州作为申遗牵头城市坚持努力了八年,最终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整个沿线的遗产河道和遗产点,扬州也是比重最高的城市。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交通厅厅长陆永泉表示,大运河本身就是江苏,乃至全国的重要运输走廊,因此它必将成为一个经济带。作为文化带来讲,大运河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的积淀,所以我们要全力以赴地去保护它。同时,建设大运河文化也带对生态有促进作用。
这几年,扬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运河长子”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遗产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组织构建等方面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去年曾牵头组织全国运河城市沿线考察活动,对扬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做法和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贺云翱表示,扬州在大运河建设中不仅仅关注到城市本身,也关注到江淮生态带,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这方面扬州市委市政府在大运河建设中所作的举措,取得的成就和成功经验,让人很是敬佩。
围绕“后申遗”时代如何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委员们也积极建言。大家表示,扬州应尽快打造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利用运河景观讲好运河故事,充分发挥世界运河城市组织的作用,影响更多人关注和保护大运河。
贺云翱认为,人民需要了解大运河、需要了解大运河跟扬州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一个博物馆将这些展现出来。扬州还要更加系统地去发掘彰显大运河的遗产,一些河道、景观还可以更好地梳理、建设,让大运河跟唐代的扬州比如遣唐使等方面有很多的故事,可以在这方面做文章。
董玉海表示,要重视WCCO组织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当中的作用,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让广大群众能够参与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