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年年元宵,今又元宵。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是元宵传统节日世代相沿的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中,元宵节既是“月上柳梢头”的浪漫情人节,也是“花市灯如昼”的中式狂欢节,更是“扶老携幼返故里”的阖家团圆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传统节日遇上网络表达,千年的传统文化便能焕发出时代张力,闪耀出璀璨的光芒。
“网”连天下,在舒与展之间传统文化熠熠生辉。“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精巧多彩的元宵花灯,将节日文化活动推向高潮。北京地坛庙会,红红的灯笼让人感受老北京的过节氛围;南京秦淮灯会,流光溢彩间一眼望见盛世繁华……朋友圈晒图、网络即时直播,传统文化搭上网络的“快车”,不仅传遍大江南北,更是让世界各国人民大饱眼福、叹为观止。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格局下,以“舒”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回归民众,以“展”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同一文化形象可以实现在不同领域、不同受众之间的转化,从而消除了传统文化与公众认知之间的“时代差”。全民传播的时代,网络与传统文化相携而行,擦出新时代的“火花”。
绵“络”古今,在动与静之间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新故相推之际,正是我们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契机。以现代的视角,用“燃”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成为我们传承文化攻坚的主要方向。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的现代灯会,是一次视觉上的惊艳,也是传统文化的展示,更是传承千年花灯的文化底蕴;再如,以电子烟花代替传统烟花,轻触屏幕,指尖划出人人期待的“元宵蓝”。传统文化不仅要会唱“大戏”,更要懂得用APP,会“诗情画意”,还要活用大数据,“动”能跟上时代步伐,“静”则保留文化精髓。适时适度引入网络科技,传统文化就能与现代科技实现完美结合,把沉寂已久的文化精华唤醒焕活,让接近断续的文化脉络更加刚毅强韧。在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道路上不断发力,传统文化才会绵延不绝。
在新的时代中,元宵过节的方式或许在变,但“不变”的则是喜庆团圆的永恒内涵。我们在万家团聚之际,晒一张长辈做的团圆饭,一声感谢彰显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我们在小家团圆共享天伦之时,回望奋斗的艰辛,品味收获的喜悦,更加懂得有国才有家的意义,也能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中国的传统节日,历来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铺垫,就像“网络中国节”“网络旺年”等一批富有中国传统韵味、又颇具创新形式的网络节日题材,在传与承上做足文章,又让家国情怀形成最广泛的认同,确切地说,让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有了时代再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文化兴盛是重要的支撑。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当下,通过形式多样的网络活动,烘托线上线下的节日欢庆氛围,串起如珠如玉的互动亮点,展现出我们古老文明的特有内涵。在现代气息中尽显传统之美,又在传统氛围里又不失现代元素,网络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张力,也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