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扬州出版首部城市辞典,带着这部 “百科全书”穿梭2500年吧

经过三年多的编撰,《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昨天下午正式首发。该书是扬州首部城市辞典,全景式展示扬州灿烂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被誉为扬州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全书共分19卷,包括历史、地名、建设、交通、水利、园林名胜、宗教、方言、风俗、物产、工艺、文物、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人物、著述等,共计收录词条6000多条,总计200余万字。书前配精美插图,冠“扬州概况”一篇,后附“扬州历史大事记”等。

《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是继《扬州文库》之后,扬州市委、市政府和文化学术界全力打造的又一部重要的文化典籍。该书的编撰旨在全面总结、系统介绍、大力弘扬扬州优秀地方文化,集中展示当代扬州学术研究实力,为读者提供一部全面、规范、实用的大型扬州历史文化工具书。

《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正式出版

▲封底“亘古通今”出自鲍照《河清颂》

【看点】

严格按辞典写作要求编纂

《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出版方广陵书社负责人曾学文介绍,作为扬州首部城市辞典,辞典的编纂坚持严谨、规范、权威的标准,努力体现学术性、资料性、客观性、可读性、实用性,全面展示了扬州2500多年厚重历史与璀璨文化,同时客观反映了新时期、新时代扬州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生的巨变。

他表示,《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有三大特点:

一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该书堪称扬州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这也是扬州有史以来第一部城市辞典,撰稿严格按照辞典写作要求,言简意赅,精炼通畅,通俗易懂,可读可用。

二是分卷合理,特色鲜明。全书分为19卷,全面介绍扬州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每部分内容都力求翔实准确。

三是亘古通今,面向未来。辞典既反映了扬州璀璨的历史文化,也适当反映了新时期新时代城市发生的巨变,体现了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前行。

新风扑面具有时代气息

2015年3月,由赵昌智等地方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正式开始《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编纂工作。

在首发式上,赵昌智表示,去年10月,《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进入到装帧设计阶段,需要提供封底篆刻内容,要求文字典雅,积极向上,最终定下“亘古通今”四字。这四个字和大辞典的内容非常贴切,文字很雅,并有出处。这是鲍照所写的,鲍照为扬州写过《芜城赋》。这四个字也反映了《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的指导思想,又体现了整体特点。

据介绍,《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比较准确地介绍了发生在扬州历史上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其中“历史卷”是编纂过程中所花气力最大的一卷,列出条目之后,曾花费多日,集中讨论条目,逐条过堂。拿到初稿之后,逐一审查修改。到了审稿阶段,每个编辑都对“历史卷”进行审看。之前的《扬州文库》阅读面有限,许多学者熟知,普通百姓难知,而此书对于很多历史文化知识进行了普及。

此书还收录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扬州文化内容,比如“建筑卷”,收录了一些已经消失的建筑,让大家更好了解扬州的城市变迁。在“方言卷”,既收录了还鲜活在百姓口中的方言,也收录了在一定时期之内曾经存在、现在并不使用的方言,譬如一些行业术语等。对于方言的解释,也能够反映扬州文化南北交融的过程。

此书也比较全面反映了当代扬州城市建设的成果,比如江都水利枢纽、各大城市广场、南水北调等,这些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词条。尽管这是一部有关“历史文化”的辞典,但是打开之后,让人感觉新风扑面,具有时代气息。

此书比较深刻反映了当代扬州文化研究的成果,比如“著述卷”,这是《扬州文库》成果的直接转化;“人物卷”是对文化人物的集中展示。这也是适合大部分人使用的辞典,编排清晰,让读者方便快捷了解扬州历史文化。

填补文化研究的辞书空白

对于《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的出版,扬州学者韦明铧用了三个词赞叹:“里程碑、金钥匙、新高地”。他说,这本辞典的编纂成功,是扬州历史文化研究的里程碑。他在上世纪80年代从事历史文化研究时,想找一本介绍扬州的书,都比较困难。到了上世纪90年代,可以买到一些书,基本上都是各个行业出版的书,没有全面介绍的书。进入新世纪以来,扬州有了系统介绍的书,但是,那些书有些是原始材料,有些是客观介绍,不便于使用。这本《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有着里程碑式的作用。这本辞典又是一把“金钥匙”,是一部难得的工具书,每位对扬州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会对某个方面有所了解。同时,这部辞典也将扬州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地。

扬州发布记者 王鑫

编辑 于彬彬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