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城乡人居环境,既是"留住绿水青山"的应有之义,也是老百姓舒适感、幸福感的切实来源。在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在各地渐次铺开,不仅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也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了新变化。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农村垃圾分类:打开"乡村振兴"的绿色空间】
南京江宁谷里镇周村社区,是牛首山脚下一座美丽的村庄,因农家乐特色旅游而闻名远近。一月的周村,阳光和煦,村容整洁,然而,就在半年前,这里还曾是一片垃圾遍地、蚊蝇横飞的景象。环境"顽疾"不仅困扰着村民,还一度成为村庄特色旅游发展的绊脚石。
南京谷里镇周村农家乐经营户林庆和:“塑料袋风一刮就成了气球了,落得到处都是。人们没有养成习惯,随手就丢。”
2017年6月,南京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周村社区成为最早开展试点的两个社区之一。有别于城市小区垃圾分类的复杂多样,在源头分类中,周村社区居委会首创"干湿垃圾分类法",将厨余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收效良好。
南京谷里镇周村党委书记幸义龙:“我们对所有的农户,包括农家乐经营户,每家每户配发了两个桶,老百姓只要做最简便的事情。”
村民每天还可以从垃圾分类中收获积分,再到指定的小超市换取生活物品。
南京谷里镇周村超市经营户汤志刚:“基本上每家每月能达到1000分以上,折合成人民币就相当于100多元钱。每家每户可以兑换一点自己需要的,牙膏牙刷啊,油盐酱醋等等。”
南京谷里镇周村村民程俊:“并不是可以领多少钱有多少钱,我们养成的意识跟获得的知识是完全不止这一百元钱。”
对于回收而来的干湿垃圾,社区还千方百计就地解决、实现可持续和循环利用:干垃圾由专人分拣,提取有用物品;湿垃圾通过生物发酵转化成有机肥,再赠送给村民使用。
【为百姓做的那些事儿 农村垃圾分类:打开"乡村振兴"的绿色空间】
2017年以来,江苏坚持"减量优先、鼓励分类、城乡统筹、综合治理"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全省建有垃圾中转站1100多座,基本实现建制镇垃圾中转站、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全覆盖,有力改善了城乡村容村貌和百姓人居环境。向着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的目标稳健迈进,2018,江苏省还将结合特色小城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特色田园乡村,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试点。
南京谷里镇周村社区居民汤志刚:“2018年已经到来,我希望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也希望自己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常州金坛区指前镇东海村村民宗海根:“希望有关部门为我村老百姓提供更多垃圾分类的培训指导。”
宿迁市宿豫区顺河街道张圩居委会五组村民苏丽:“希望在分类方法上能够更加简单管用,更加符合农村生活和乡村环境的实际,我们有信心把它做得更好!”
南京谷里镇周村居委会副主任赵英男:“2018年垃圾分类就要在我们社区全覆盖了,大家一起加油。”(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于涛 杨帆 金坛台 宿豫台)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