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辉
访仙镇西部的蓝天白云下,有一方热土。名曰:“竹林”。自2005年、2010年两次村组合并后,具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内涵的“竹林”便遗憾让位于“双茆”。
据传,清康熙年间(1662~1722),该地百姓为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便集资新建一座庙宇。为了给庙宇取个吉祥如意的名字,便邀请当地有识之士共同商讨,结果一番商议,大家一致感觉用“竹林”这个名称最为贴切。“竹”是就近地域内的竹园,给人们一种亲切感,而且“松竹梅岁寒三友”之“竹”有傲霜斗雪之抗拒精神:“梅兰竹菊”谓四君子,“竹”有高尚品质。古诗人云:“岁寒有贞节,孤竹劲且直。虚心足以容,坚贞不挠物”。三国魏末就有陈留等贤士被称“竹林七贤”。
“竹林”一词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有激励人们奋发有为的精神。“竹林”冠名“竹林庵”是理所当然。
自此以后,当地的文人墨客,怀着崇尚自然与人文情怀,打造与弘扬竹林文化,便成立“竹林文社”,为陶冶和提升人们的道德风貌与奋发精神打下良好基础。
多少年来,竹林人在这沃土上,辛勤劳动,精耕细作,使传统的粮食作物年年有个好收成。在种植中,他们发现新品种,经培植与扩种,研制的新米仓墟白米,曾名扬丹阳朝阳门外。1964年至1980年,西茆村为丹阳县推广农垦58、生产双季稻和杂优稻的试点村,水稻亩产从250公斤增加到500公斤,因此西茆村为全县农业增产作出了贡献。除传统产业外,人们还在搞多种经营,其中最出名的是鲜嫩可口的水芹菜。据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丹阳,吃到“竹林芹”,赞不绝口,从此该芹菜又被誉为“乾隆芹”,曾被评为镇江市级名牌。明清时,该地区还有土窑,人们制作优质的青砖黛瓦,名闻遐迩,供应给远近千家万户砌房造屋、安居乐业。晓丽桥大力发展养蚕事业,1970年左右,每户蚕种2张以上,大户达5~7张,为丹阳缫丝业作出贡献。
1943年,干旱来临,禾苗枯萎,竹林人发扬了抗拒精神,在九曲河旁的漕沟坝上筑有18个垛头,架起18部九人轴龙骨(木制)水车,拼着命硬把九曲河水翻戽进长沟,然后灌溉田地,确保了庄稼茁壮成长。
在竹林这块有灵气的土地上,教育发达,人才济济,革命思想活跃。清代就有在王氏、刘氏、周氏等宗祠里办起私塾,而后随着时代的变迁,改良了私塾,创办了小学堂、中学,因此人才辈出。清同治年间,吴大海年仅十六岁,就考中秀才,清末,又有周友芬、周振南等“七秀才”,民国初期有“周济文章周溥诗,一笔好字推周岐”的号称周氏“三杰”。抗战时期,有任警卫团长牺牲在南通兵防的殷逸;有17岁参加新四军的孙长庚;有新四军北撤时刘克之率子带孙一家三代一同北撤革命;有叔侄并肩抗战的杨明巧、杨少亭,有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杨兆铭;近代,有任空军指挥分院的少将部长周钟镐,有任中铁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的王玉泽等。抗战时期,民主政府第六区、镇西自卫团皆在东茆驻地办公。陈毅、朱士俊等也曾居住东茆村。原国民党某军军长刘光汉少将、宪兵某团长刘少寅(朝虎)也出生在竹林(东茆)这块土地上。
周振南,清朝丰年曾任市镇总董兼团总,他热心公益,除在地方领导发展交通和水利事业,还前后两次主持创办永济乡第一、三小学堂。其母亲之原籍常遭水灾,他三次赴扬中赈济。在他六十岁寿辰时,扬中乡民赠给他“见义勇为”匾额,以彰其德。竹林在外市级以上军、政、教、工等职业者有63人,为国捐躯的烈士有19人。
民国时期,当地行政建置曾被冠名为“竹林乡”,共和国成立后,仍沿用为“竹林乡”,访仙区河西片为“竹林片”,还为本地区学校冠名为竹林小学、竹林中学。如今,竹林的地名虽不复存在,但竹林的300年光辉历史早已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