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嘉瑛 通讯员 陆卫东 孙悦)如今,市民的金融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人金融知识匮乏的状况,使用电信诈骗的手段,欺骗老人进行汇款操作。日前,丹阳工行就发生了这样一起案件,幸好工作人员及时识破骗局,才让老人的血汗钱没有付诸东流。
上月中旬某天下午,离工行和平桥支行关门仅有15分钟的时候,突然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急匆匆地走进网点大厅,声称要马上汇3500元给人家。见老太太神色异常、嘴里絮絮叨叨的样子十分着急,该网点的大堂经理随即上前仔细询问情况。然而,老太太极不耐烦且大发雷霆地说:“别问这问那的,先把钱汇出去再说,否则会出大事。”随即,老太太坐到网点门口的柜台边,要求柜员赶快帮她汇款。警惕性很强的大堂经理认为,老太太很可能遇到了电信诈骗,于是耐心询问老太太到底这笔汇款作什么用、对方是否认识等情况,但老太太仍极不配合。
在这种情况下,该工行网点立即启动了为客户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应急预案。由于正在其他窗口办理业务的一位市民正好是老太太的亲属,大堂经理便立即请她过来一起做老太太的思想工作。经再三劝说,老太太才告知事情原委。原来,老太太下午接到一个自称是警官的电话,说她涉及一起经济诈骗案件,并要求其先汇3500元进入某个指定账户,否则老太太的钱会不安全还会涉及刑事责任。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老太太随即深信不疑,并急忙赶来银行办理汇款业务。经过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细致解释、劝说,老太太这才明白自己差点落入坏人的圈套。
对于这一案例,丹阳人行金融服务二部主任陆卫东分析道,近年来,电信诈骗形式多样,其中很多都是针对老年金融消费群体。之所以瞄准老人,是因为不法分子利用老年客户金融防范意识薄弱、容易轻信谎言、不了解电信诈骗手法、胆小怕事等显著弱点,对其进行言语上的欺骗和威胁,从而实施诈骗行为。而一旦诈骗成功,不仅会给老人的资金安全带来严重损害,还会给家庭、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存在较大的风险。
在这起案例中,工行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风险防范要求,认真履行央行和警方联合提醒对每位汇款客户“三问二看一核对”(问其转出资金用途、问是否知晓收款人情况、问是否了解接收账户信息,看客户神色是否慌张、举止是否反常、看客户是否持续接听电话,核对客户所留信息是否合理、做好防诈骗的风险提示),对市民及时进行防诈骗安全提示,维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陆卫东也提醒广大老人,平时要加强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金融知识的学习,不要轻信任何电话、短信、微信、二维码等诈骗方式,切实增强防诈骗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