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364家江苏上市企业中,有241家属于科技型创新企业,这些企业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运用科技手段助力转型升级……日前,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南京工业大学、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创新·资本”论坛在宁举行,交汇点记者从会上获悉,2016年江苏共有20个园区入选“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百强榜”,成为全国入选百强榜中最多的省份。
重视“知识产权”成为江苏50强企业的共同基因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头戏,“江苏省上市企业公司品牌竞争力50强”正式揭晓。“本次榜单的发布,希望通过企业品牌竞争力研究和排名,为江苏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支苏平说。
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联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长三角创新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开展的“江苏创新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系统”研究,从企业创新、品牌影响力、财务指标、知识产权的布局等方面为企业“打分”,最后优选出排名前50的“佼佼者”,作为江苏企业发展创新的“风向标”。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贤在发布现场介绍,此次重点分析研究的江苏241家创新企业,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自主创新能力强,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占销售比例达3.5%以上,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18.2%;其次是企业经济效益好;同时行业影响力大,多被江苏或国家列为高新技术企业;最后是创新管理水平高。
对于这份榜单,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赵顺龙分析说,从最终入选50强的企业来看,普遍有个特点——重视知识产权的布局和挖掘。赵顺龙向交汇点记者举例表示,就他所知,不少入选企业从制度上出台创新举措,加大对专利研发的投入,有企业特地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企业研发中心等。“此外,还有不少企业加大与高校的紧密合作,积极促进推进产学研,攻克技术研发的瓶颈。”
“当前,江苏的发展已经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关键阶段。”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蒋洪表示,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科技创新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引领和支撑,江苏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必须聚焦科技创新这个“核心的核心”用功发力。
园区2.0长啥样?专家建议构筑园区企业合作“生态圈”
在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看来,当下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平台和基地在“产业园区”。任浩接受采访时说:“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国100强产业园区产生的GDP占到全国GDP的1/4。”近年来江苏产业园区的成绩如何?任浩用一个重量级榜单,体现了“江苏成绩”:“近5年来,江苏产业园区入选‘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百强榜’的数量逐年递增。去年,江苏共有20个园区入选,是全国入选百强榜中最多的省份。”任浩表示,榜单体现出的“江苏成绩”,反映了全省创新发展高歌猛进的势头。
去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时曾强调,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当下正经历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对于科技创新“能量场”——高新园区而言,也必须革新生态系统的建设。
任浩提出,如何做好从工业集中区到创新发展能量场的角色转换,是高新园区面临的时代课题。“园区亟待从1.0版升级到2.0,这就要求园区管理必须完成从‘全过程’到‘全要素’的转变,不仅要提供产业配套服务,还要针对投融资需求,构建更优的创新生态系统。”任浩表示,园区管理面临着三个转变:从出政策到定制度的转变,从行政化到融合化的转变,从重视硬基础到关注软环境的转变。
如何优化提升园区创新生态系统?“过去强调招进企业来就行了,这是园区普遍面临的‘误区’。”任浩认为,提升园区创造力,不能再靠简单的企业“堆积”,而要重视园区内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建议园区利用行政化手段,为企业构筑从技术到经贸合作往来的“生态圈”。
针对调研情况,张世贤也建议,江苏应注重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尤其是文理兼通的复合型人才,要有策略地向苏中和苏北地区输送人才。其次,江苏也应当从战略层面制定一些规划,可对苏北地区和苏中地区创新型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技术支持等政策,促进创新型行业整体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保障江苏创新型企业的充分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力争多方共赢。
江苏企业“常青”需树立“品牌文化”意识
高校资源丰富、上市公司规模大,作为科教大省,江苏是被寄予厚望的创新高地。中国社科院经济管理出版社社长杨世伟认为:“创新能力强是江苏的明显优势,企业借助与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的合作,可以保证创新的持久性。”杨世伟在肯定江苏企业创新动力足的同时也提出建议,江苏企业要想“常青”,还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品牌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时作出要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过去,江苏企业一直重销售,不重品牌,重效益,不重质量。而在当下,正需要树立‘品牌文化’意识,完成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型。”杨世伟就此建议,江苏上市企业首先应该加强技术储备、加大科研投入,争取更大的创新成果;其次应加强企业科技人才、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并适应国际市场的规则。最后杨世伟强调,企业家的作用不可忽视,要重视企业家在树立企业品牌中的精神领袖作用。
“眼下,我们已跻身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第一方阵,一路走来,靠的就是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袁振告诉记者。此次入选“江苏省上市企业公司品牌竞争力50强”的鱼跃医疗,是一家刚刚20岁的年轻企业,却已成长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康复护理、医用供氧及医用临床医疗器械的专业企业。
袁振介绍说,二十年来,鱼跃始终坚守“让科技律动生命”的品牌承诺,在美国圣地亚哥、德国图特林根、台北、北京、上海、南京、苏州、丹阳等地建起全球性的科研网络和生产基地,并在全球各地设立多个办事机构,形成了完整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鱼跃”品牌荣膺健康中国品牌榜家用医疗器械第一品牌。“我们每年投入科技创新的资金量非常大,坚持在家用医疗器械等领域自主研发,深耕细作。”谈及未来发展,袁振表示,鱼跃将进一步擦亮民族品牌,加快推动以国产优质医疗设备替代进口的进程,为更多百姓谋福利。
交汇点记者 吴红梅 王梦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