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江苏南通:“高质量”产业项目支持“高质量”经济发展

总投资180亿元的阿里巴巴江苏云计算中心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178亿元的赛麟青年乘用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华峰超纤二期、铁锚特种玻璃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2017年,江苏南通市上下坚定不移抓项目促发展,突出产业项目特别是重特大项目,进一步健全机制、强化组织,注重质量、力促转化。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21个、同比增加391个,完成年度目标的224.2%。其中,新开工10亿元以上重特大产业项目116个、同比增加75个,省级重大项目数列全省第二。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产业项目支撑。南通把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推进高质量产业项目建设。

 重招引,重大项目快突破

在位于如皋的江苏赛麟汽车项目建设现场,钢架结构的车身联合厂房已显雏形,23万平方米厂建已全面启动,工人正在紧张施工。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一期总投资50亿元,一期SUV生产线预计明年6月建成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50亿元。未来,这里将成为汽车核心零部件及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基地。

本月22日,全市产业项目建设观摩现场,热气腾腾的建设场景,反映着各地抓项目的干劲。今年,南通市项目招引、开工与建设同步并进,像赛麟汽车这样新开工的20亿元以上项目就有21个、同比增加11个。

提升关注度,打造优质项目招引“强磁场”。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发挥招商活动平台作用,先后举办对接服务上海大会、江海国际博览会暨首届通商大会、台商产业转型升级峰会、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推介南通,吸引了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关注。同时,坚持小分队、精准化出击,精心组织港台地区以及上海、深圳、北京等投资促进周活动,各地累计组织各类招商活动1200余场。

  

(南通对接服务上海大会)

(江海国际博览会暨首届通商大会)

“强磁场”引来一大批技术含量高、支撑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全市累计在谈、注册和新开工10亿元以上重特大工业项目231个,其中50亿元以上29个。

大项目,带来投资总量稳步增长。今年以来,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188.1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年度目标的185.6%。两年来的数据则显示,亿元以上项目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39.8%,拉动投资增长3.5个百分点。

  重质量,提质增效促转型

“我们技术团队里有两名‘千人计划’专家,产品科技含量很高。”总投资16.5亿元的龙能科技高端锂离子二次电池材料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销售30亿元,目标建成国际一流的电池生产基地。

“建厂16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创新,通过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南通海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惠一介绍,公司总投资13.8亿元,新建新型功能性高档面辅料、针织面料生产项目,引进国际先进设备,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迈向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势在必行。纵观今年项目建设,向智能制造、产业链高端、科技创新聚焦趋势明显,投资结构更趋优化,项目质量稳步提升。到目前,全市完成技改投资1650亿元,占工业投入比重稳定在70%左右;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入1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1000家、产业产值突破8000亿元。

高质量的产业项目直接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65个工业重特大项目中,“3+3”产业项目54个、占83%,产业投入增长15%,产值突破1万亿元;服务业项目中,物流、科技、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项目270个、占74.9%,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项目产出成效加快显现。去年开工的工业、服务业项目竣工率分别达62.4%、94.7%,项目转化率达53.1%。去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超过50%转化为规模以上企业;新增不少于10万人的产业工人就业岗位,为全市经济稳增长、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机制,协同发力抓落实

“南通政府部门非常专业,这让我们对未来在这里的发展充满信心。”阿里巴巴IDC研发事业部总经理王馨谈及阿里巴巴江苏云计算中心落户南通时,“点赞”南通市专业高效的招商服务。

 

▲签约仪式现场

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见效,南通市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挂钩联系、统筹管理、跟踪推进等机制,每季度与县(市) 区“一把手”“对一、面对面”交流,加强对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统筹指导。项目建设直接推动政府服务水平全面跃升。各级领导和项目建设一线人员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建立健全领导挂钩、定期会办、全程代办等机制,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题。

各地创新举措破解难题,推动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海安县最大限度保证项目用地需求,南通开发区聚焦智能制造和大数据产业大招项目、招大项目,如东县主要领导挂帅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如皋市打造投资建设审批“如皋速度”,海门市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加快项目转化,通州区建立招商信息评审、“飞地招商”等制度,崇川区构建“1+4”的招商格局,港闸区设立“2+4”产业基金招引项目,启东市多措并举盘活存量资产等。

各部门各负其责、优化机制,比服务、比作风。产业牵头部门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协同部门聚焦产业重点,抓好各自领域项目建设;要素支撑部门扩增量、盘存量,努力化解瓶颈制约;审批服务部门实施“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项目审批事项缩减80%,审批时间缩短50%左右;口岸联检部门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进一步健全口岸平台功能;财税金融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入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综合保障部门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朱文君)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